乳牙没换,就没必要做矫正了吗?

文 / 佰康口腔
2020-12-14 19:19

“孩子还没换牙,是等换了牙再矫正还是现在矫正?”

“听说换完牙就能自动长齐,不用矫正?”

“好几个医生都说让我们换完牙(12、13岁)再来”......

好多家长也许就在这些疑惑中抱着赌一赌、缓一缓的心态,把孩子的牙齿问题一拖再拖。

不着急,是因为家长还不了解乳牙对后续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一颗小小的乳牙,也许会影响孩子一生的面容及骨骼健康。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为什么乳牙还没换就有矫正的必要?乳牙期有哪些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处理?

有很多小朋友年龄虽然很小,嘴巴里只有乳牙,却已经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错颌畸形了,如果孩子有出现牙列不齐的情况,那么已经很有必要给孩子预约牙医做一个专业的正畸检查,评估一下是否需要介入干预措施了。

0 1

乳牙会换为什么还要矫正?

“乳牙早晚都要换,还用矫正吗?”“老人们都说乳牙换了新牙就好了,治疗没必要,矫正没必要。”“谁谁家的孩子乳牙是兜齿(小龅牙...)没有做矫正,换出来的牙齿好着呢...”

提出质疑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殊不知一颗小小的乳牙,除了要负责咀嚼功能和发音功能,还有维持牙弓长度,保障后续恒牙有位置长出使其不至于拥挤、错位、不齐等功能。

同时,乳牙对促进颌骨正常发育,让孩子的面型发育更标致也有重要影响。

就像建楼房一样,乳牙就是地基,地基健康,位置稳固才能引导恒牙更健康,颌骨发育更标志,降低错颌畸形的发生。

防止“牙性问题”,变“骨性问题”

人们口中提到的“乳牙不矫正,恒牙换出来也会好”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

比如乳牙期因为牙齿角度的问题,或者不良习惯等造成的兜齿(地包天),也有自愈的可能性。但若长期不予干预治疗,很可能会由牙性,或者由不良习惯、功能性变成骨性问题,逐渐抑制上颌骨的发育,促使下颌骨过度发育以及阻碍颞下颌关节的发育,进一步造成不可逆的骨性错颌畸形,后期正畸难度变大,可能还要进行正颌手术。

在乳牙期,如果发现了错颌畸形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以通过乳牙的生长发育情况及颌骨发育情况,评估后续颅面的生长方向是向好的发展,还是坏的方向发展,以便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干预。

0 2

乳牙期的关注重点及解决方式

乳牙早失,做好间隙管理

① 蛀牙引起乳牙间隙变小、间隙丧失、咬合高度不足

一旦有牙齿因龋缺失了,缺失牙两边的牙齿就会往更空的地方运动,挤掉原本该留给恒牙萌出的间隙,特别是后牙的间隙。

待到六龄齿萌出,就会慢慢往前移动,占据了后续恒牙萌出时候间隙,造成后续牙齿的错颌畸形。

所以,面对乳牙我们要积极预防,面对乳牙的蛀牙要及时治疗,面对已无法保留需要拔除的乳牙,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及时制作间隙维持器,定期检查。对已经造成的错颌畸形情况及时干预治疗,避免后期复杂的牙齿矫正及面型的不良发育。

② 蛀牙引起咀嚼异常:咀嚼功能降低、偏侧咀嚼

如果一个孩子仅一侧牙齿因蛀牙问题导致疼痛而无法正常进食,他就会选择舒适的一侧牙齿咀嚼,长久以往,孩子的左右颌骨得到的刺激就不均衡,牙齿就会出现偏斜式的咬合关系了,面部发育不对称,中线不正,出现大小脸,更严重的会牵扯到肩颈肌肉不平衡,站姿歪斜,发育不对称。

③ 蛀牙引起继承恒牙胚的发育异常和萌出异常

蛀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一旦发展到牙髓造成了牙齿根尖的严重炎症,那么位于其根方的恒牙胚就会受伤了,恒牙会“选择性”逃避炎症,跑到其他地方异味萌出,亦或者各种可能的角度扭转了,造成萌出障碍,需要正畸牵引出来。

口腔不良习惯,尽早戒除

口腔不良习惯造成的错颌畸形,在所有病因中占25%。常见的不良习惯包括:吃手,口呼吸,安抚奶嘴或者鸭嘴杯长期使用,啃指甲,咬被子,咬硬物,吐舌头,伸下巴,咬嘴唇,反式吞咽(婴儿式吞咽)等。

吮指习惯:

口腔不良习惯可对乳牙期咬合关系产生严重的影响,现发病率较高的是吮指习惯。吮指不良习惯常常会造成,上颌前突,开颌或后牙反颌。

针对孩子来说,建议在3岁时进行破除吮指习惯说教亦或必要时候请医生进行干预破除,最晚不晚于乳牙中期(4岁半左右)。

口呼吸:

口呼吸的问题,近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睡觉时有打呼,张着嘴巴睡觉,白天注意力不集中、有黑眼圈、表情呆滞的腺样体面容等,需要排查一下,孩子是否有口呼吸的问题。

必要时需要先去耳鼻喉科医生那里确诊是否存在口呼吸,寻找造成口呼吸的原因: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或慢性鼻炎等等。

如果确实因口呼吸的问题造成了错颌畸形,则需要我们牙医一起介入,及时干预。

反颌(地包天、兜齿)尽早干预:

错颌畸形的遗传因素,患病率在30%左右。

所以,家长们如果发现家族里有过反颌史的,比如爸爸妈妈也出现过地包天的情况,我们建议尽早积极干预,定期检查、及时治疗可以将遗传的影响主动降低。

养成定期检查好习惯:

不想让孩子错过变美变健康的好时机,3个月定期检查很重要。

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在和医生的长期互动中,医生能够充分了解孩子的过往、现状、发育趋势,家长才能更安心和放心。

孩子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爱护口腔健康和定期看牙医的习惯,使有些牙病不发生,使有些发生了的得以早发现、适时进行治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良好形象更是儿童自信发展的基石。

只有家长对儿童牙齿及颌面部发育的科学管理,才能真正为孩子们茁壮成长,自信微笑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