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北大口腔医院看牙随想

文 / 健康的咪豆子
2020-10-27 12:26

我女儿因为长智齿想拔牙,我自己也长了智齿,注意口腔卫生也没发过炎,导致剧烈疼痛等不适,因此,我一直和智齿小友相偎相伴、相亲相爱、和谐共处着。而女儿却坚决要拔牙,于是我想请专家给女儿看看究竟是不是长智齿了?如果是的,需要尽早拔掉吗?

而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坐落于海淀区魏公村,坐落在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就在我家附近,骑自行车去只要五分钟。它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专科医院。是目前国际上口腔专科医疗服务规模最大的口腔医院。

要知道在北京各大医院挂号实在太难了,因为疫情的原因,除了急诊都需要网上预约挂号的。如果我在网上挂号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轮上,想起我们北京大学国内访问学者班里的同学就有几个是在北大口腔医院学习的,于是,就跟老师们联系了。恰巧联系了一位在口腔外科进修的关老师,他也非常热情帮我挂号,女儿只有周日有点时间,于是请关老师找了一位口腔外科专家帮忙在周日加了号,不过最早都是在两周以后了。

等了两周,今天终于可以去看医生了。女儿早上补了两个小时的化学课,一下课我们就叫了车赶紧到医院,此时已经十点半了。到底是首都最牛的口腔医院,周末都还是熙熙攘攘的患者,我们在大门口出示本人的健康绿码,测体温正常后才允许进入,进入门诊部就像一只苍蝇飞入了蜘蛛网一样,跌跌撞撞、踉踉跄跄地四处寻找关老师给我们介绍的专家,找了半天,关老师打电话告诉我说因为我们来得太晚,这位专家已经回病房换药了,需要重新预约下一次的号了。要我们先挂急诊科的号把片子拍了再说。

女儿跟着我在门诊部、综合楼、医疗楼转了一大圈,觉得看个病太耗费时间了,就要回家,这家伙以为在首都看个病是很简单的事情,哪里知道如此麻烦。要知道全国人民有点什么疑难杂症就会跑到北京来看的,这些最好的医院当然会人满为患了。孩子现在学业紧张,又没有多少休息时间,当然不想把难得的假日时光全都耗在医院里,于是,我让她先回家了,我拿着她的身份证替她挂了急诊号,找医生给开了一个片子,约在下午四点以前来做。一个号加一个拍片的费用总计才一百元整,真的不贵。

我们下午三点到医院来了,直接到放射科拍片,大家排队等候,分分钟拍了一个,非常快的,等几分钟就轮到女儿了。不一会儿女儿把拍片的结果拿来给我看,如果把这个结果拿给急诊科的牙医看估计又要等几个小时,于是我把片子结果照了直接从微信上发给关大夫看,他一看,问了我女儿几个问题就建议孩子把智齿拔了。这是因为女儿的智齿高出咬合平面,会经常出现创伤性溃疡,同时也常常疼痛。关大夫还主动提出帮我们约下周专家老师的号,叫我们早点去就行了。

关大夫是省城最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主治医生,能到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的专业素质和水平绝对不会差到哪里的,因此,我也非常信赖他,他说需要拔智齿,我也就做好安排,让周日女儿补课的课程提前到周六晚上,这样就不会晚了。

想想自己是医生,家人看病等等都还是比较方便的,小毛病我自己就给解决了,大毛病在本地挂个专家号,找个医生朋友帮忙处理也只是小事一桩。不过,在首都看病真心不易啊!要不是有在北大口腔医院的进修同学,我自己去预约、挂号也真的挺难的。特别是在急诊科大厅看见许多老年人不会在网上预约挂号,直接在急诊科人工挂号处去挂号,满头银发的人们一排排坐在大厅里,一等4、5个小时就等着叫号,等着医生见一面,看到这样的情形心中就有些心酸。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这些老人如果不是病痛的折磨来到医院,他们应该是登高、赏菊、纳福的,而在医院里只能把太多的时间用在等待上面。我的父母也常常由于痛彻心扉的蛀牙而跑到附近的小诊所去拔牙,他们不愿意进大医院,因为他们不会上网预约挂号,不会使用微信、支付宝支付,不会在网上就医,不会在网上查询检验、检查结果。因此,他们就倾向于到这样的私人小诊所。

明明这些小诊所消毒不规范、处理不合乎标准流程,又没有相应的急救措施和药物,在拔牙过程中真的出现危险情况需要急救,那这样的小诊所是无能为力的。然而,不论我们怎么说,我的父母(都有十多年糖尿病病史)依然跑到这些小诊所去拔牙。虽然他们也知道大医院安全、可靠,但对于这些老人而言实在太麻烦了,如果没有年轻人陪同他们一起看病,他们即使踏入医院了也什么都不会的。更何况他们连医院也没办法进入,因为他们不会在手机上弄健康宝出来。其实,老人看病更是不易。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银发族”的阵容越来越庞大。与先期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发达国家相比,未富先老,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且老龄化问题与转型发展中的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因而,我国面临的“银色挑战”更大,应对的任务更重。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健康是最核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虽有所改善,但仍不容乐观。据统计,超过1.8亿老年人合并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将日益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严峻挑战。

医疗卫生行业作为老年慢性病防治的主体,不能仅仅依靠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神经科、精神科、老年科等等,还要依靠多学科的积极参与;不能仅仅依靠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还要依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共同参与;不能仅仅依靠临床医护人员,即使全国近400万的医生、400多万的护士全部参与慢性病防治也不够,还要依靠康养护理机构的所有从业人员的共同参与;不能仅仅依靠医疗卫生行业,通信、电子、互联网等对慢性病老人的远程支持。

同时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可以实现全流程管理慢性病患者,用互联网助力老年健康。我觉得老年人虽然不懂上网,但是,会打电话的,如果他身体或心理出现问题就联系保健医生,一般的小毛病,保健医生就可以处理了,其他专科方面的问题就由保健医生直接联系对口的医院和医生,患者什么都不用做,自己的保健医生与对口医院联系好了,直接去医院找相应科室的医生对接即可。没有那么多挂号、预约等程序,省了很多繁琐的网上程序,如此才能真正帮助到老人。

此外,目前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深度合作,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大型队列研究,研究判定与预测老年健康的指标、标准与方法,研发可穿戴老年人健康支持技术和设备。还可以通过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工具,更高效、更科学地实现重点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早期控制。但是,科技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要忘了要让老人切实感受到便捷的就医。不要让老人们宁愿冒着巨大风险到小诊所去就诊,也不愿意到安全可靠的大医院就诊。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要让老人不仅仅在重阳节这天感到社会对老人的尊重和关爱,而是在每一天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关心和关照,特别是在就医上能够享受到更便捷的医疗服务,让“夕阳红”更美丽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