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牙疼,妈妈的钱包疼,齿科医疗险能帮我们吗?

文 / 人话说财经
2019-06-12 22:16

80后的我,记得小时候牙有问题,一根绳子就能解决问题,一头拴在牙上,一头拴在门上,啪的一下就哦了。哪怕去牙社,也花不了多少钱,也不用预约排队。

如今大街上各种齿科医疗机构林立,形形色色。据说去公立口腔医院拔智齿光拍片子就要等一周以上,拔牙遥遥无期,只能忍受疼痛。牙齿相关治疗方法也是花样频出,价格不菲。

去治过牙的朋友应该都有“谈牙色变”的感觉,最简单的拔牙也要几百起,再往后就没边了。所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不仅要命,还要钱。有些儿童牙齿整形,甚至要提前两年预约。

齿科医疗,特别是儿童齿科医疗已经成为很多朋友关注的热点。今天就来说说保险产品中齿科医疗产品的事。

其实不仅我们怕齿科,保险公司也很怕,在中端医疗险和百万医疗险中都是排除齿科责任的,看过齿科的朋友都知道,社保也不适用于大多数牙齿治疗情况。至于那些高端医疗产品呢,哪怕一年保费几万块钱,虽然包含齿科责任,但是对齿科单独限额且额度很低,等待期一般也长达6个月。

在保障较全的意外险中,有一小部分关于牙齿意外医疗的责任,但是只限必须的治疗而不包括意外造成的牙齿整形和修复费用。举个例子,牙磕掉了一半,意外险只管止痛和拔掉剩余部分的治疗费用,如果想直接做修复和整形恢复原状,就不要指望意外险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齿科花费太高了吗?显然不是,不论花费多高,只要能告诉精算师发生概率是多少,产品都能设计出来。恰恰是齿科疾病的特点伤害了保险所依赖的基础——概率统计

齿科疾病两大特点:1.可以忍,忍一年半载再治的也不在少数;2.无需检查,患者自己就可以掂量怎么治。

第一个特点决定了齿科保险产品的尴尬处境:没病的人不会买,买了的人一定用,且等待期很容易规避。

第二个特点决定了齿科保险产品无法用健康告知环节来挑选健康客户。

这样,等待期和健康告知,作为健康险产品用来自我保护的两个最重要武器,似乎在齿科医疗险上都失效了。因此如果不加任何限制,为了不亏本,齿科医疗险产品的保费会无限接近赔付额度(还要扣除保险公司的成本)。

除了数万元的高端医疗险产品中含有限额较低的齿科责任外,只有专门的齿科医疗保险产品针对齿科医疗做保障,且产品的设计和赔付规则较为复杂,就是由前述两个特点决定的。

市面上的齿科医疗险产品如何呢?先来看一下市面上常见的三款专门的齿科保险的对比,如下图:

宝宝的牙疼,妈妈的钱包疼,齿科医疗险能帮我们吗?

不同的产品差异性很大,本质原因是因为它们运用了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来应对前述两大特点对产品生存的威胁,今天就主要来解析一下产品的设计思路:

1.A产品等待期只有7天,是“带病投保”的首选,产品也基本放弃了这方面的防御,而是把治疗的总保额压低,且是比例赔付。

更重要的是其只保障指定医疗机构,并且超出限额的部分有优惠,这就相当于在这些齿科医疗机构给客户办了一张超级VIP卡。

这个产品适用于立即需要接受治疗还想通过保险省点小钱的群体。

2.B产品等待期略长,考虑到公立医院超长的治疗周期,这个产品通过时间设置了一定的门槛(如果带病投保且要去公立医院治疗,客户可能需要实际忍受三个月的疼痛)。

同时组合运用了总额度限制(所有项目共享保额)、免赔额和比例报销来减少套利空间,且其指定的医疗机构只有一家也大大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不知独家合作是否会给他带来更多的额外收益。

但是对于一定要去公立医院治疗且能接受额外等待30天的群体,这个产品还是很有意义的。

3.C产品实际上是最接近保险本质的产品,90天的等待期对于一年期产品来说已经最大限度地排除“带病投保”客户。

基础治疗对牙齿颗数的限制设计比较合理,避免大额理赔的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客户持续续保的动力。

复杂治疗虽然报销比例只有30%,但是不限额度,可以视为指定医疗机构对此产品客户的优惠了,同理了A产品的部分设计思路,比较适合预期复杂治疗花费较高的群体。

直付服务让客户不必担心报销程序繁琐带来的麻烦。

这个产品适用于真正需要保险产品来做宝宝牙齿风险管理的群体。

从保险产品设计角度来看,齿科医疗险的保障效果相较于其他健康险险种肯定是大打折扣的。

不论ABC哪一种看起来都不那么划算。在这种情况下,挑选带病投保倾向最弱(如等待期超长、限制每年治疗颗数等)的产品保障意义更强。

前面提到的A产品是典型的“不用不买,买了必用”的产品,所以更像是一张超级VIP卡而已。而C产品则相对来说更具有对不确定风险的保障作用,但价格也是更高。

(本文作者为理工科硕士,具有化工、建造、造价、咨询执业资格的保险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