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长江漂流,美国人武装到牙齿,而我们只有一腔热血!
1983年8月7日,25集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首播,这部史诗般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通过荧屏,中国人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了祖祖辈辈赖以繁衍生息的母亲河的真实容颜,这是一条融入中国人血液的河流,秀美,俊朗,雄奇,却又杀机四伏。
纪录片《话说长江》之所以会在当时的中国造成如此轰动的效应,是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长江,早就超出了一条河流的范畴,它是充满着澎湃激情和民族自豪感的符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血脉传承的图腾。上世纪八十年代,南极、北极、珠峰相继被人类征服后,长江成为了世界上唯一未被人类全程漂流过的大河。当时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今日美国》,就把漂流长江称作“人类对地球的最后一次征服”。
1985年,已经59岁的美国职业漂流探险家肯·沃伦为了赶在自己退休之前,完成首漂长江的心愿,便带着精良的装备,来到了中国。然而这位美国探险家不知道的是,一个外国人来首漂长江,是那时的中国人绝对不能接受的。
尧茂书,时年35岁,西南交通大学电教室摄影员。当他得知肯·沃伦要漂流长江后,他决心要赶在美国人之前漂流长江。1985年6月20日,尧茂书在完全没有漂流经验和后勤补给的情况下,独自一人驾驶自制的“龙的传人号”漂流艇,从长江源头下水,在行进了1270公里之后,尧茂书于金沙江通伽峡段遇难。
长漂第一人尧茂书的壮举震撼全国,他的遇难,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是1985年9月5日,在《四川日报》上刊载的长篇报告文学《长歌祭壮士》,记者戴善魁在这篇文章中写道:“为理想千金一掷,终至献身,这是何等可贵的‘当代人品格’!”而这篇报道,只是“万里长江第一漂”近两百篇报道中的一篇,可以说,尧茂书的牺牲掀起了民间轰轰烈烈的“首漂长江热”, 这一年,“长漂”二字热得发烫。
尧茂书的遇难,不仅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而且使肯·沃伦漂流长江的计划被迫推迟。第二年,肯·沃伦再次来到中国,和国家体委正式签订协议,由中美两国联合组建一支漂流探险队,完成人类历史上对长江上游的首次无动力漂流。中美联合漂流队把下水的时间定于1986年7月,中方已派出三名队员赴美训练,这一事件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1986年4月21日,在几个民间组织和一批年轻科学工作者的倡导和推动下,“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在四川省地理学会的一间办公室中正式成立。中科队要赶在美国人之前,完成对长江的首次漂流。那是一个崇尚英雄、倡导思想解放的年代,与中美联合漂流队只漂流长江上游不同,他们宣称要一寸不落的实现对长江的全程漂流。会后,指挥部在报纸上发布了启事,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漂流勇士。
长漂指挥部有着严格的筛选标准,要求报名者需满足下列条件,男性,年龄在20-35周岁,会游泳,会划船。还特别规定报名者的身高不能低于1.70米,体重不能低于50公斤,满足以上条件的报名者,还要参加统一的体检。
这张照片上右边正在奋力划桨的年轻人叫冯春,当时的他还是四川省攀钢的一名普通工人。看到中科队要招募队员的消息后,28岁的冯春热血沸腾,第一个报了名,并且发誓,不漂完长江就不剪头发。
很快,报名参加长漂的人数就超过了1000人。但绝大部分报名者都遇到了家人或者单位的反对,很多年轻人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纷纷写下“请愿书”、“生死状”。
1986年5月,长漂队正式开始集训。就在中国人紧锣密鼓地训练之时,美国人的准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了实现长江漂流,他们已经准备了6年的时间。为此,肯·沃伦还曾4次来到中国,对长江沿线进行分段考察。
美国人的漂流艇,资源丰富、装备精良。而我们中科队的橡皮船,却十分的简陋。美国人的一艘船的设备耗资4000美元,我们是3000元人民币;美国人的一只船桨就达40多美元,我们的仅十几元人民币;美国人一天的补助是300美元,我们是每天两块五毛钱。别人“武装到牙齿”,我们有的是一腔热血。一股“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情绪,激荡在每一个队员的胸膛。
1986年6月,中科队决定正式下水,奔涌的激流中他们将迎来哪些挑战呢?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明天继续为您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