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刷牙,口腔问题不断!六个刷牙误区,四个伤牙……
人人都想拥有一口整齐又亮白的牙齿,为了保持口腔卫生,我们每天都会早晚刷牙,但是口腔、牙龈问题却不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可能是你牙没刷对,也可能是出现了其他健康危机!
1透过牙齿看健康
一般牙齿出现问题,首先会想到牙齿不洁引起的,但其实,也有可能是一种病理状态。
1压力过大
据统计70%的人在睡觉时可能出现磨牙现象。肠道寄生虫刺激神经会引起磨牙,但现代人一般都比较注重卫生,这种情况较少;压力过大、情绪紧张也会导致磨牙。
2营养不全
高达83%的偏食、贪食者,有牙齿腐蚀的迹象。牙齿喜欢蔬菜,蔬菜可辅助增强牙齿的硬度和坚固度,其中的纤维素对牙齿还有辅助清洁的作用。
3肝脏疾病
肝细胞受损,凝血功能下降,牙龈、鼻腔易出血,女性月经量会过多。可适当摄入维生素C、维生素K等缓解症状。
4骨质疏松
牙齿是骨骼系统的一部分,牙齿的健康状况也能反映骨骼情况。牙齿过早脱落,很可能是全身骨质疏松严重的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钙吸收能力下降,骨密度降低,中老年人可以适量补充钙剂。
2常见的刷牙误区
案例:杭州姑娘小李,每天早晚认真刷牙,每次吃完东西必刷牙。前几日,突感牙齿异常敏感,吃东西不能嚼动。到口腔科一看,医生说,一口牙齿,仅剩两颗不需要补!
这样的悲剧,居然是小李“刷出来的”!牙齿健康,得先避免常见的刷牙误区。
1刷牙太使劲
很多人觉得力气越大,牙齿刷的越干净。其实不然,力气太大,会伤害牙齿、牙龈,易引起牙龈萎缩、口腔溃疡等;还会造成珐琅质的磨损,导致蛀牙。
建议:刷牙力气应不轻不重,以刷干净牙面为宜。
2刷牙时间太长或太短
我们都知道刷牙时间太短刷不干净,殊不知时间太长,也有害无益。不但会损伤牙龈和口腔黏膜,易引起炎症,还可能导致牙龈萎缩。
建议:每次刷牙时间在2-3分钟左右即可。
3吃完东西马上刷牙
有人主张饭后立即刷牙,这样可以及时消除掉牙逢里的食物,有利于保护牙齿。其实,也不科学。
口腔专家表示,吃完饭尤其是食用了酸性物质后,牙齿表面的珐琅质会受刺激而变得松弛。此时刷牙,会使珐琅质受损,进而威胁到牙齿深部的牙本质。
建议:饭后不宜立即刷牙,可先用温水漱口,过段时间再刷牙。每天刷2-3次牙即可,其余时候,吃完东西可以漱口。
4牙刷太大或太小
齿科专家发现,80%中国人使用的牙刷普遍偏大。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
建议:成人应选择短而窄的刷头,约长2.54-3.18cm,宽0.79-0.95cm;刷毛软硬适中,2-4排就足够了。
注意:一般牙刷的使用期限不要超过三个月。当牙刷根部颜色变深、刷毛磨损变形或感冒痊愈后,都应该更换牙刷。
5总是横向刷牙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方法。这种方式不仅刷不到牙齿间的缝隙,刷不干净,而且容易磨损牙釉质,导致牙齿松动、敏感,诱发一系列牙龈问题。
巴氏刷牙法
①刷牙齿外侧:刷毛与牙齿成45°角,以画小圆圈的方式,两至三颗牙前后来回约刷10次。
②刷牙齿内侧:刷毛对准牙齿与牙龈的交接处,刷柄要贴近大门牙。
③刷牙齿咬合面:也是两颗牙来回刷,可以稍微加点力刷。
④刷门牙:上下垂直刷,内外侧都要刷到。
⑤刷舌头表面:最后轻刷舌头表面,再用清水漱口即可。
6刷牙前先沾水
挤牙膏前,很多人习惯先把牙刷润湿,这样可以刷出更多泡泡,觉得刷的更干净。
但是,刷牙达到的清洁效果,其实是牙膏和牙刷在牙齿表面摩擦形成的。沾水后刷牙,虽然牙膏会起更多泡沫,但是摩擦力度大大减小,清洁度也可能大打折扣。
这样看来,刷牙也是门“学问”。一口好牙,学会正确刷牙很关键,日常不做伤牙的事也很重要。
3四种“毁牙”日常
1爱喝碳酸饮料
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碳酸饮料都含糖分,而糖与牙菌斑接触后会发生酸性反应,酸与牙钙质又会反应,极易造成钙质缺失。
建议:少喝碳酸饮料、奶茶等,若想喝,推荐使用吸管,减少饮料与牙齿接触。喝完后一定要记得漱口。
2把牙齿当工具
用牙齿开瓶盖,撕包装,咬断线……这种行为在生活中都习以为常。殊不知,这样很容易使牙齿咬折、移位。
3喜欢剔牙
饭后剔牙是很多人的习惯,锐利的牙签很容易伤到娇嫩的牙龈。牙龈表面一旦有伤口,细菌可能乘机而入引起牙龈发炎,还会导致牙龈萎缩,牙根暴露。
建议:用牙线代替牙签,不仅能剔出嵌塞的食物,还能清洁牙面。
4不正规的洗牙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牙齿的排列及颜色,洗牙、漂牙的人也越来越多。但若诊所不正规,很容易损伤牙齿,甚至造成感染。
建议:有牙齿问题的建议每半年去正规医院口腔科洗一次牙。
——END——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大医生,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菖蒲
⊙运营编号:GYZX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