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到了口腔敏感期怎么办?该不该让宝宝吃“手”?
最近我发现宝宝越来越喜欢吃手,有时候是吃一根手指,有时候是两三根手指。一直吃到自己都恶心。
刚开始我觉得他小手上有细菌会阻止,但是每次阻止他的时候,他都会哭闹。后来我发现他不仅仅吃手,还吃自己的衣服,小毛巾被,玩具等等。只要他手里拿到东西,就会往嘴里放。
于是我咨询其他宝妈,问他们的宝宝是不是也这样?结果答案出乎意料的一致,他们的宝宝也是这种情况。而对于宝宝的这种行为,有的宝妈表示会阻止,有的宝妈表示顺其自然。
我查阅了一下资料,原来宝宝此时正处在口腔敏感期,也叫做口欲期。而吃手标志着他的心理发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手指功能的分化和初期的手眼协调阶段,是智力发展的一个信号。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吃活动是婴儿期获得满足的最佳、最主要途径。宝宝处于口腔敏感期阶段,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过度干预,吸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可能导致口腔敏感期推迟,也就是有的孩子到了2岁,突然有了吃手的习惯。
有一些追踪显示,有的宝宝爱骂脏话,吐口水,甚至会咬其他小朋友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与口腔敏感期没有过好有关系。口腔敏感期严重得不到满足的孩子,会影响其身心发展,长大以后容易产生暴躁、消沉的负面情绪。
如果家长仔细观察会发现,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紧张时,吃手会镇静宝宝的情绪。而有的宝宝在浅睡状态时,会用吮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
蒙氏理论认为,孩子口腔敏感期持续时间的长短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这一时期,父母能给宝宝提供好的环境,允许他去“吃”,敏感期相对就会短。
所以在宝宝一岁之前,家长要做的不是阻止宝宝吃手,而是积极引导宝宝学习用手,让宝宝的手随时保持干净,让他触碰、触摸不同质地和不同手感的物体。例如各种材质的咬胶,安抚奶嘴,玩具等。但是要保证物品清洁,不被误吞。
2岁以后,宝宝吮吸手指的行为会逐渐消失,如果宝宝过了2岁还吃手,就会引起下颌发育不良、牙齿排列异常、上下牙对合不齐等问题。这时家长要帮助宝宝做口欲期的过渡工作。
如果两岁以后宝宝还吮吸手指,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找到原因:看亲子关系是否融洽,家长是否对宝宝的限制过多、要求过严?
有调查发现,缺少父母关爱和心灵上慰藉的幼儿易养成吮手习惯。这时,吃手能够使宝宝感到安慰,释放紧张和沮丧情绪。解决良策是家长要多陪伴宝宝,多跟宝宝互动,给宝宝讲故事,做动手的游戏,也可以和宝宝一起画画、做手工,转移宝宝的兴趣爱好。
宝宝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变化都会牵动我们家长的心,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我们的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希望每位宝宝在我们的精心照顾下,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