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房颤害怕手术,如何使用药物控制房颤恢复正常心率?

文 / 布谷鸟多多
2021-04-03 18:21

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过心跳加速的感受,比如运动后或紧张过后都容易出现心跳加速的情况,这是很正常的身体反应,多数休息一会儿便会恢复正常。有一种又快又乱的心跳会引发脑血栓、心衰等疾病,这就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成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可达3%,65岁以上高达6%。约占所有住院心律失常患者的三分之一,有时甚至更多。在我国,房颤患者约1000万人,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发病率也会越来越高。

老人房颤害怕手术,射频消融术恢复正常心率

据报道,患者xxx,66岁,女,湖北汉川人。3年前突发心慌伴胸闷,躺着休息就可以缓解。家人带着患者去当地医院就医,检查了多次,心电图显示阵发性房颤,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医生建议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但患者听说手术,心里非常恐惧,一直拖着不接受治疗,紧靠药物缓解症状,但反复发作。

2021年3月17日,因心慌越来越频繁,同时伴有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家人带着患者到另一家大医院看病,希望有不手术的好方法。医生说,可以服药但容易反复,发病早期的患者导管消融多数可治愈。患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同意治疗。4月2日上午,患者在心脏射频消融术后第二天,症状消失,心率恢复正常。

医生称,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正常节律发生了异常改变,当快于正常心率60-100次/分的心律失常则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头晕、黑朦等。导管消融手术是微创治疗多种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基本采用局部麻醉下消融手术。

有专家表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甲亢等患者易发生房颤,而吸烟可导致血液变黏稠,容易形成血栓。在治疗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药物或射频消融等治疗,但是房颤患者更重要的是预防栓塞事件的发生。

房颤有哪些危害?

专家称,房颤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心衰风险增加3倍,痴呆和死亡风险增加2倍。

1、脑卒中。房颤是心源性栓塞最常见的病因。由房颤导致的脑卒中患者中约占15%-20%,房颤发生后,心房跳动不规则,由于心房不能规律地收缩舒张,血液在心房形成涡,流动缓慢,血液中的凝血系统激活,心房内壁容易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可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栓塞,其中在脑血管发生栓塞的概率最大,可导致脑梗死甚至猝死。

2、房颤和心衰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房颤时,心房激动不能以正常的节律传导给心室,心室充盈异常,舒张功能受损,最终引起房颤性心肌病,诱发心衰。心衰时,心室功能异常,血液淤滞在左心房,导致左心房心肌被过度牵拉,心肌纤维化,心房内电传导紊乱,最终诱发房颤。

如何控制房颤节律?

专家称,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式有自动复律、药物复律、电复律及导管消融。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新近发生的房颤(通常指房颤持续时间1周内)患者,药物复律可先于电复律。药物转复新近房颤有效率50%,而对持续性房颤则疗效较差。对于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房颤,电复律是首选方法。

Ⅰ类:无缺血性或结构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可使用氟卡尼、普罗帕酮作为房颤的复律药物(证据级别A);缺血性和/或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可使用胺碘酮作为房颤的复律药物(证据级别A)。

Ⅱa类:无缺血性或结构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可使用伊布利特作为房颤的复律药物(证据级别B);经选定的近期发作的房颤且无明显结构性或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经安全性评价后,可考虑单次口服氟卡尼或普罗帕酮("口袋药"方法)用于患者自我复律(证据级别B)。

Ⅱb类:维纳卡兰用于伴有轻度心衰(心功能Ⅰ级或Ⅱ级)、冠心病、左心室肥厚房颤患者的转律(证据级别B)。

Ⅲ类:地高辛和索他洛尔用于药物复律(证据级别A);院外应用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进行药物复律(证据级别B);多非利特在院外使用(证据级别B)。

如何控制房颤心室率?

专家称,心室率控制是目前房颤管理的主要策略,也是房颤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通常可明显改善房颤相关症状。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基础疾病、全身情况和患者意愿选择治疗策略。

房颤心室率控制包括急性心室率控制和长期心室率控制。对于需急性心室率控制的房颤患者,应评估心室率增快的原因,根据患者临床特征、症状、LVEF和血流动力学特点选择合适药物。长期心室率控制方法,包括长期口服药物控制心室率、房室结消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等。

药物控制方法:1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所有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应避免用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良及失代偿性心衰患者。胺碘酮具有诸多潜在器官毒性及药物相互作用,限制了其在心室率控制中的长期应用价值,仅作为其他药物联合治疗控制心室率不佳时的备选药物。

(东方红星,文/李烈,约18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