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心脏病很多人不重视,病发起来要人命

文 / 青春健康活力派
2021-03-11 02:34

近年来,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已经受到广大老百姓的重视,相关防治知识普及程度也日益升高。但很多人却并不清楚心肌病的概念以及它对健康的危害,扩张型心肌病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类。扩张型心肌病起病缓慢,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以30-50岁最为多见,主要是心脏增大,心脏收缩功能减低,不能正常将血液运送到全身。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呼吸困难、腹胀、水肿等。超声心动图示心腔明显增大,心电图示多样易变的心律失常等。据调查研究显示,心肌病在我国住院的心血管病患者中占15%左右,人群发病率约万分之一,以此推算我国约有12万以上的心肌病病人。心肌病的死亡率非常高,扩张型心肌病近五年来死亡率高达35%。

扩张型心肌病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原发性心肌病(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相对常见。

2.缺血性扩张性心肌病:多由长期的慢性心肌缺血或急性心梗后心室重塑引起。最为常见,预后较非缺血性心肌病更差。

3.继发性心肌病,高血压性(扩张性)心肌病:预后较其它为好。

4.瓣膜性(扩张性)心肌病:治疗原发病后可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继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尤其是心梗后心肌病或瓣膜性心肌病,因有原发病的缘故,比较容易发现。而高血压性或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起病则比较隐匿,因原发病因不清楚和症状不明显,早期不容易发现,很多病人是在体检中发现自己可能有心肌病的。这类心肌病早期并没有什么特殊表现,只有在体力活动时才会出现特殊症状,比如疲劳感等。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出现一些轻度心衰的表现如咳嗽、胸闷等,在这个时期有些病人也不太容易被发现,很多人通常都不会去就诊,随着心衰的进一步加重就会完全出现心衰的症状如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睡,需要垫高枕头或半卧位、浮肿(胸部和腿部)、容易疲劳等。有80%以上的心肌病患者可以伴有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严重的时候可以导致病人猝死,所以心肌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扩张型心肌病如何预防?

原发性心肌病的病因不是很明确,但还是有一些易感因素比如患者应该预防感染,包括呼吸道和肠道感染。此外,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迁延不愈可以发展为扩心病,所以,以往得过心肌炎的患者应该定期进行复查,以便早期发现。还有一点,心肌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有家族史的人应该进行定期的检查。

继发性心肌病应该积极防治原发病,通过控制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置换瓣膜、慎用有心毒性的药物等来减轻心脏负荷,预防心肌病的发生。癌症患者服用抗肿瘤药物或有一些精神病患者用一些抗抑郁症的药物,长期作用于心脏都会对心肌产生毒副作用。所以长期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一旦出现了相应症状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

中医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针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西医目前对原发性心肌病的病因病机尚认识不清,对于中晚期的心肌病患者常规的治疗方法只能是缓解症状,延缓心衰的进程,不能给予一个满意的治疗。而中医可以在免疫调节的治疗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1. 中医强调整体观。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效减轻症状,改善心悸、乏力,胸闷、腹胀、出汗、失眠、精神抑郁、腰膝酸软等,通过改善免疫力,减少外感;

2. 消除西药副作用。如倍他乐克药量调整,一般从小量开始。两周增量一次,两个月才能调整到靶量。如果增量速度快,病人会出现乏力及严重心动过缓,不耐受且调整慢,病人治疗时机常常被耽误,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可将两周调整一次剂量时间缩短到七天,有的三天增量一次,也未出现明显副作用;

3. 没有西药禁区。如心衰伴有肾功能不全或低血压时,ACEI要受到限制。心衰伴支气管哮喘的或严重室内阻滞、房室阻滞及严重窦缓者,β受体阻滞剂受到限制,心衰伴低钾时洋地黄受到限制等。中药则无明显禁区;

除此之外心肌病患者应该在饮食方面引起注意,要吃清淡的饮食,禁吃油腻的食物。而且尽量少吃多餐,因为饱餐是诱发心脏负担加重的主要诱因之一。另外心肌病患者尤其在心衰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如果盐摄入过多会加重浮肿的症状。

有心肌炎或先天性心脏病的青少年和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因为除了心脏疾病导致的猝死外,运动过量也是发生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病情进展期,要静卧休息,避免劳累。病情稳定后,应该选用以有氧运动为主,适度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