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上的10月3日:爱尔兰心脏病学家潘特里奇出生

文 / 健康界
2021-01-15 09:41

作者:五号医生吴昊

历史上的今天即1916年10月23日,爱尔兰心脏病学家、急诊学之父潘特里奇(詹姆斯·弗朗西斯·潘特里奇James Francis Pantridge,1916.10.3-2004.12.26)出生。

由于小时体弱多病,潘特里奇从小即立志从医,为人们治愈疾病、解除痛苦。1939年,他从英国女王大学毕业,获得医学、牙科与生物医学学位,之后在该校的病理学系担任讲师。由来获得了密歇根大学进修的机会,他得以师从心脏病专家威尔逊博士。

心脏除颤操作源于对心源性猝死的抢救,心源性猝死是指由心血管疾病引发的心搏骤停导致的猝死。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在中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已经达到54.4万。心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每延迟1分钟,生还率就要下降7%-10%。因此遇到“心肺功能停止”,使用除颤器急救,病人的生存率平均地提高到40%。

自1947年,美国医生克劳德谢弗贝克(Claude Beck)首次用1500伏的电流,让一名心脏停跳的少年恢复心跳开始,除颤器开始在急诊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当时的除颤器很大、很重,需要电力支持,只能在医院里使用。

1950年,潘特里奇被任命为英国女王大学的教授,他回到北爱尔兰同时担任一家医院的心脏顾问。这期间,他开始针对除颤器进行改良。1965年,他发明了便携式心脏除颤器的初代版本,1968年又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良后的除颤器,重量从70公斤一下子减轻至3公斤。这使得心脏除颤器的使用获得了极大的便利,不但变得轻盈还可以在不依赖电源的情况下使用。潘特里奇的设备包括电容器、电感和一对电极,电容器通过能级的选择进行放电,电容器和电感使得放电脉冲的电压波形具有10-15毫秒的持续时间,峰值不超过4千伏,并且到该峰值的最小上升时间为1000微秒。

因为便携式除颤器的出现,无数的生命得以抢救,再加之在急救方面的诸多贡献后人将潘特里奇尊为急诊之父。在“英国100项伟大发现”中,便携式除颤器同青霉素等并列其中,潘特里奇的画像永远悬挂在英国女王大学的名人堂上。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