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脏病是头号杀手,需了解这3个常识!

文 / 健康游世界
2021-01-08 01:09

缺血性心脏病也就是冠心病,是指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不能满足心脏供血,使得心肌细胞代谢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影响心脏供血功能。缺血性心脏病持续威胁人类健康,同时发病几率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常识有哪些?

1、缺血性心脏病的产生原因

缺血性心脏病的原因是冠状动脉出现狭窄或堵塞,主要因素是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正常情况下动脉内膜光滑且致密,不过患有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还有吸烟喝酒、身体肥胖年龄以及遗传等,会使得动脉内膜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血液中的胆固醇可从损伤部位进入内膜,进而生成粥样硬化斑块。动脉内膜中的胆固醇并不是一下子产生的,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巨噬细胞能把胆固醇吞噬,然后转化成泡沫细胞。斑块的脂质是充满胆固醇的泡沫细胞积聚生成的,泡沫细胞根本不能移除,所以只要生成粥样硬化斑块就不能完全清除,从而使得粥样硬化进一步发展,斑块逐渐增大,进而导致动脉管径狭窄,影响其供血。尤其是斑块不稳定,血管痉挛和收缩、血压波动过大以及血流冲刷因素会引起斑块破溃。破溃的板块表面可导致血小板出现聚集,从而生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急性心梗。

2、缺血性心脏病的症状

一般持续性或做剧烈运动时会出现心肌缺血,因为活动时心脏需足够血液滋养,增加心肌耗氧量,狭窄的冠状动脉不能维持心脏供血,进而导致心肌缺血。其主要症状是心前区不适、胸口闷痛,有时出现心律失常和呼吸困难。某些情况下疼痛也会放射到其他部位,如后背、牙齿下颌、手臂以及肩膀和颈部等。

3、预防缺血性心脏病的方法

年龄和遗传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无法控制,不过其他原因是可控的。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对冠状动脉带来的伤害最大,易引起心肌缺血,因为三高会对动脉内膜带来不可逆的损伤。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降血脂和降血糖药物,不能擅自更改用药剂量或停药,维持血压、血脂和血糖稳定,停止对动脉内膜带的损伤,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温馨提示

一旦出现缺血性心脏病的症状,需第一时间选择正规医院做全面检查,看看是不是患有冠心病。及时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好三高,积极治疗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尤其是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阻止胆固醇进入动脉内膜生成斑块,及时对已生成的斑块加固,防止发生破溃。小剂量用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集聚,防止血栓生成。保持起居有常,做到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睡觉前不能看紧张和恐惧的电视或小说。以积极乐观心态来面对一切,避免情绪激动、暴怒以及惊恐。注意劳逸结合,不能做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饭后不能立即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