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揭秘|“噩梦”如何摧毁心脏病患者的心脏?

文 / 健康小工坊
2020-12-24 19:42

人在休息的时候,如果大脑神经细胞没有完全休息,还处于兴奋状态,就容易做梦。有的梦美得让人合不拢嘴,有的梦又吓得人一身冷汗,甚至让人从梦中惊醒。而这些内容恐怖可怕,并引起人们焦虑恐惧的梦,我们称之为“噩梦”。

图1: 噩梦惊醒的年轻人(图源:图虫创意)

噩梦是心血管病患者常见的症状

噩梦表现为表现为长时间的、出现强烈焦虑情感以及有清晰记忆的梦境,通常在梦境中会存在危机生命安全的险境或有对身体完整性的威胁,做梦者常常惊醒,长期反复的噩梦症状,将会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1。根据几项针对健康人群的队列研究,睡眠障碍 、心理障碍(即抑郁,焦虑) 、生理应力以及药物副作用,都是导致噩梦的危险因素2。

有研究表明,心血管病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噩梦惊醒现象,这是由于心血管病患者常合并心理与睡眠障碍。同时,治疗心血管的各种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都是与噩梦发生机制有关的药物,换句话说,心血管病患者可能正在经历医源性的噩梦3。值得注意的是,心血管病患者的噩梦患病率及其决定因素尚未明了。

一方面,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稳定;另一方面,睡眠障碍(如失眠、噩梦)常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的发生。噩梦不仅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病常见的共病,互相影响。

噩梦使心血管病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现象的几率升高5倍

睡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心脏病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甚至出现噩梦。反过来,失眠又常常诱发患者的焦虑和恐慌情绪,会使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通过激活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心率增快、呼吸加速,继而出现血压升高,最终促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发生或加重 。心血管疾病和睡眠问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造成恶性循环。

12月17日,日本学者在Eur J Cardiovasc Nurs杂志在线发布了一项研究,评估了心血管病患者人群中噩梦的发生率,以及频繁的噩梦是否与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和睡眠障碍或医源性因素(即心血管病治疗药物)相关4。

图2: Frequent nightmares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psychological and sleep disturbance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该研究共纳入了1233例因各种心血管疾病住院的名患者(平均年龄64±15岁;女性25.1%),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了噩梦和睡眠特征,使用夜间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法评估了睡眠呼吸障碍(SDB),并使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评估了心理障碍。

这些患者入院时的主要诊断为冠心病(n  = 384,31.1%),心律不齐(n  = 503,40.8%),心力衰竭(n  = 83,6.7%),瓣膜性心脏病(n  = 130,10.5%)或其他心血管疾病(n = 133,10.8%)。紧急住院的患者比例为12.7%,中位住院时间为4(4-5)天。总体而言,每月至少存在一次噩梦的患者共有182例(占14.8%),每周至少一次噩梦的患者共有45例(3.6%)。在睡眠和心理障碍方面,有566例患者(45.9%)失眠(PSQI≥5),345例患者(28.0%)患有SDB(3%ODI> 15),228例患者(18.5%)患有抑郁症(HADS-D≥ 8),其中208例(16.9%)患者存在焦虑症(HADS-A≥8)。

图3: 经常做噩梦的患者与未做噩梦的患者的抑郁症(A)和焦虑症(B)的HADS子评分以及改良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C)的比较

值得注意的是,频繁的噩梦与心血管病治疗药物及SDB无关,但与抑郁有关。每周做噩梦的患者抑郁的可能性与不做噩梦的患者高五倍(OR = 4.61; 95%CI = 2.03-10.48),焦虑的可能性也高出五倍(OR = 5.32; 95%CI = 2.36-12.01),失眠的几率是正常人的七倍(OR = 7.15;95%CI = 2.41-21.22)。

心血管病专家应更重视患者频繁噩梦的现象

在因心血管疾病住院的患者中,经常发生恶梦的情况并不罕见,同时与心理障碍和失眠有关。这项研究是第一个揭示频繁的噩梦在心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的研究。

然而,该研究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无法确定心血管病与噩梦之间的因果关系。换而言之,抑郁、焦虑和失眠可能导致心血管病患者的噩梦,而噩梦也可能导致抑郁、焦虑和失眠。

多数专家建议,心血管病患者一定要保证每天至少8个小时的睡眠,而且是有质量保证的睡眠。一方面,合理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可以延缓病情进展,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每天午睡30分钟,能有效降低心绞痛发病率,但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易使人在被叫醒的瞬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因此,午睡时间不易过长。另一方面,噩梦使得睡眠质量大幅度下降,将会加速心血管病的病程,使得心衰、心梗的发生率提高。

因此,心血管病专家应更重视患者频繁噩梦的现象,及时予以辅导及治疗。

参考文献:

1. Pagel JF. What physicians need to know about dreams and dreaming. Curr Opin Pulm Med 2012; 18(6): 574-9.

2. Li SX, Zhang B, Li AM, Wing YK.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frequent nightmares: a community-based 2-phase study. Sleep 2010; 33(6): 774-80.

3. Matsuda R, Kohno T, Kohsaka S,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poor sleep quality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cores in patients admitted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cross-sectional designed study. Int J Cardiol 2017; 228: 977-82.

4. Horie H, Kohno T, Kohsaka S, et al. Frequent nightmares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psychological and sleep disturbance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