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也有讲究,用错误的方式还会导致心脏问题?
人体约70%是水分。含水量随年龄,性别及身体状况的不同而异。脑组织大约含85%的水,血液大约含有90%的水,水是人体细胞和体液的主要组分。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有人估计为两个月),如果连水也没有,最多能活一周左右。
但喝水也有注意事项,这样的喝水很伤“心”
五个喝水方式很伤“心”
喝水方法不正确,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尤其是心脏病人,服药时要避开下面这些错误的方式。
1
不宜过猛
心脏病人喝水太猛,会使心脏负荷过大,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喝水切忌一下子喝下去,而是要小口小口地喝比较好。
2
不宜过多
心脏病人服药喝水以200~300毫升为宜,小口喝下,每天可少量多次喝水。每次不可贪多,适量就可。
3
不宜过烫
建议平时喝30~40摄氏度的温开水。吃饭喝汤时也一样,刚出锅的羹汤别马上就喝,稍微放凉一会儿,再用勺子舀着喝。
4
不宜过勤
心脏病人应采取少量、多次、匀速的间断补水方法,即每隔2~3小时适当饮水,每次200毫升左右,尤其睡前、半夜醒来和晨醒这3个时段,要喝水100毫升。
5
不宜过凉
有心脏疾病的人,最好别吃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和食物,否则会增加心率、加大心脏耗氧量,有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的危险。需要将食物放置一会,或是加热食用。
冬季护心注意五“暖”
数九寒冬对不少人的心脏都是一个考验,寒冷的天气会让血管痉挛,出现血压升高等问题。在这段时间内,大家要做到5个“暖”来保护心脏。
1
起床暖
一醒就掀开被子起床是很多人的习惯。但睡醒后,人体由睡眠地抑制状态转入兴奋状态需要一个过程。
立即起身,身体没适应被窝外的“寒流”,容易头晕、眼花,中老年人可能会增加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做法:醒来后先别急着起身,可以伸伸腰,搓热手,再搓搓腿和脚,等身体机能苏醒了再起床。
2
洗漱暖
冬季自来水一般都比较凉,如果直接用来洗脸刷牙对血管会有一定的刺激,尤其是心脑血管病人。
做法:一般推荐用37~40度的温水洗脸、刷牙,以减轻血管突然受到冷水的刺激。
3
如厕暖
睡眠时各项生理机能都运转缓慢,突然起床去厕所,膀胱迅速排空,加上受到外界寒冷刺激,极易诱发低血压,导致排尿性晕厥。
做法:去厕所前要慢慢起身,在床边坐上几分钟,穿一件保暖的衣服,再慢慢走向厕所。
4
出外暖
室内外较大的温差极易让心脑血管病人的心脏突然出现问题。
做法:外出一定要穿得暖,选保暖衣物应以较轻的羽绒、棉服为主,既保暖又不要过于厚重,以免加重心肺负担。
5
入浴暖
北方城市冬季虽然有供暖,室温不至于过低,如果想要在家洗澡,温度则远远未达标,寒冷的刺激极易让血管痉挛,出现问题。
做法:冷天洗澡前最好先做5分钟热身运动,如原地踏步、搓脚等,同时可打开浴霸等设备让浴室温度升高,等温度上升后再洗澡。
护心小习惯
身体健康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想要护好心脏,使得远离疾病,就要从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做起。
常健身
运动不但能强身健体,也是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的良方。
- 一方面,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对降低血脂、血压,减重效果明显;
- 另一方面,还可舒缓压力,愉悦身心。建议根据自己年龄、性别、体力等不同情况确定运动时间和强度。
挑着吃
油腻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增多,过多的血脂附在血管上,就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血栓。
建议日常饮食要以清淡饮食为主,清淡饮食指的是少油、少糖、少盐、不辛辣的饮食,也就是口味比较清淡。
控体重
国际上常用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衡量人体肥胖程度:18.5 ~24.9为正常体重;25~29.9,为超重;大于或等于30,属于肥胖。
一般情况下,成年男性和女性每日的热量摄入分别为1200千卡~1600千卡和1000千卡~1200千卡。我们日常除了要保证每日碳水化合物,还得蛋白质和脂肪合理搭配、满足身体所需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超过以上热量上限。同时,少吃油炸食品、方便食品、快餐等。
减腰臀
站立时,测量腰围和臀围,用腰围除以臀围,就可以得到腰臀比。
研究显示,男性腰臀比小于0.8,女性小于0.7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较低。当男性腰臀比超过0.95,女性超过0.86时,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较高,需要特别重视。
这类人除了进行运动,更要注意饮食上少精多粗,把一部分精米白面换成豆类、粗粮,少吃肥肉和油炸品。
对于饮食,以下两个小方法要注意啦~
吃坚果
每天吃上大约 30 克坚果,可降低 9% 的冠心病风险,4% 的糖尿病风险——在所有食物中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第一。
少油低盐烹调方式
传统中国饮食的高糖、高盐、高油,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传统烹饪方式导致的。
中华美食天下无双,但是吃饱喝足之后也存在健康的隐患。
少油低盐的蒸、煮、炖、凉拌等方式,就要比煎、炸、烤、红烧,要健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