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水不小心触发心脏疾病?要小心了,喝水也有讲究

文 / 亿嘉美健康
2020-01-13 17:58

水是生命的源泉,你可以几天不吃饭,但不能几天不喝水。所有人都在跟你说喝水好,喝水好是真的!但有时候,一杯水就足以触发心脏急症也是真的!


错误的饮水方式,可能让心脏瞬间衰竭

喝水不正确,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尤其是心脏不好的人。

01喝水过多、过快

很多人的习惯是不渴不喝水,渴了后猛地喝一大杯,直到解渴为止。这种喝水过多或过快的做法对机体是非常不利的。

水进入人体后,在肠内被大量吸收,使血液变稀,增加血流量,增加心脏工作量,心肌耗氧也会相应增加,特别容易诱发心衰。

对有心脏病的人来说,不健全的心脏难以承受这样的负担,反而会加重病情,出现全身水肿、浑身大汗、手脚发软等症状。

喝水时应每次少量、多次饮水逐渐补充水分,而且不要渴了才喝水才对。

02水温过凉

有些人觉得喝凉水省事又方便,但心脏不好的人,喝凉水会增加心率、加大心脏耗氧量,有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的危险。

尤其是夜里,可能半夜醒来口干舌燥,想喝一杯水,大多数人都会懒得烧水,直接拿起杯子里的凉水咕噜咕噜喝下去,但夜间人体的体温最低,若此时醒来喝凉开水会影响气血循环,尤其是有心脏病和胃肠疾病的人群,起夜之后喝凉水容易诱发疾病。

03喝水过少

水是生命之源,正常情况下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天要喝八杯水,长期饮水不足,可能增加血液粘稠度,导致肥胖、高血压,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人每天要喝1500~1700毫升水。

喝水要注意的几件事:勤喝水,每次三四口,不要渴了才想起来饮水;慢慢咽,不大口灌水;喝够量,成人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不把饮料当水喝,可以在不同时间段针对不同体质症状喝些淡盐水、蜂蜜水、柠檬水。


这两类人喝水要特别注意

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喝水和完全健康的人喝水时略有不同,要注意几个细节。

01心脏病患者喝水

都知道心衰患者应控制饮水,但控制饮水不等于不饮水,而是要适当补充水分,以免血液变得黏稠,诱发心梗、脑梗等。

尽量保持出量大于入量,减少水钠潴留,降低心脏负荷。

02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人需水量比一般人要稍多些,建议在2500毫升左右,可按半小时喝300毫升水的速度补水。

避免睡前喝太多水:睡前一小时可以喝100~200毫升清水,不宜过多饮水。

亿嘉美健康提醒大家:水是生命的源泉,喝水固然好,但应注意喝水的方式。尤其是心衰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佳康宝—只为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