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辣椒有益心脏?JACC的新证据来了

文 / 医学界杂志
2019-12-23 00:21

吃!就对了?

辣椒又火了!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布研究称,经常吃点红辣椒有助于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文章标题:意大利成年人中的辣椒饮食和死亡

这个在意大利莫利赛区开展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在2005-2010年间纳入了24325名,年龄在35岁以上的当地居民。其中,33.7%不吃辣椒,19.1%每周最多吃2次辣椒,22.9%每周吃2-4次辣椒,24.3%每周吃4次以上的辣椒。研究人员发现,中年男性更喜欢吃辣椒。且他们往往有更多的健康风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

每周吃不同次数辣椒的人数

紧接着,研究人员对入选人群进行了平均8.2年的追踪调查,在此期间,共有1236例死亡发生。其中,心血管死亡444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死亡258例,癌症死亡482例,其他原因死亡310例。

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和能量摄入三个相关因素后,与不吃辣椒的人相比,每周吃辣椒4次以上的人,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23%(HR:0.77;95%CI:0.66-0.89);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1%(HR:0.69;95% CI:0.54-0.90);缺血性心脏病死亡风险则降低了近一半(HR:0.58;95%CI:0.37-0.89);脑血管死亡风险降低更多,近60%(HR:0.41;95%CI:0.21-0.78);癌症死亡风险降低相对较小,不过也有近10%(HR:0.89;95% CI:0.7-1.13)。

亚组分析则表明,辣椒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在没有高血压的人群中更为明显(P=0.021)。此外,研究人员还考虑了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清维生素D、高敏感性肌钙蛋白、利钠肽、肾功能、葡萄糖代谢、脂质代谢、炎症、血压以及体重指数。结果表明,大部分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与红辣椒对心脏的益处没有关系,除了血清维生素D和脂质代谢,分别解释了6.1%和5.3%的全因死亡率。以上是欧洲人的研究结果。事实上,早在2015年,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就在中国做了类似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2004-2008年间,共有来自中国10个不同地区,近50万名中国人参与了该研究。其中,男性199293人,女性288082人。

文章标题:人群队列研究:辣食物摄入与全因、特定原因死亡

在平均追踪7.2年后,共有11820名男性和8404名女性死亡。结果表明,与每周吃辣食物少于1次的人相比,每周吃6或7次的人,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4%,缺血性心脏病死亡风险降低22%。亚组分析还发现,辣椒对不喝酒人群的心脏益处更为显著(P=0.033)。而另一项在美国人群中开展的研究则以16179名,年龄在18岁以上的人群为对象,平均追踪时间18.9年。

文章标题:红辣椒摄入与死亡的关系:一项大型人群队列研究

在调整了社会经济及地理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与不吃辣椒的人相比,吃辣椒的人,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13%(HR:0.87;95% CI:0.77-0.98)。 这么看来,吃辣椒的确对人体健康有益,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项都是队列研究,我们无法找到辣椒与健康益处之间的因果关系。换句话说,我们并不能证明,参与人员的健康获益都是由吃辣椒带来的。 对此,来自英国阿斯顿医学院的注册营养师兼高级讲师Duane Mellor解释道:“对于那些吃辣椒的人来说,他们在食物中摄入的香料及草药也更多,吃新鲜蔬菜的可能性也更大。也就是说,辣椒可能只是让健康食物变得更好吃了,对健康并没有那么大好处。” 小编又去看了看中国网友们的反应,大部分竟然都是反对或怀疑态度——
  • 相生相克,吃辣多,肠胃不好;
  • 切,又想骗我吃辣椒;
  • 是不是辣椒滞销?
的确,对于不能吃辣的人来说,辣椒会导致胃黏膜损伤、胃溃疡、便秘、肛周出血和痔疮等情况。 看来,吃辣椒这事儿,还是因人而异,正所谓:

参考文献:

[1] Marialaura Bonaccio, Chili Pepper Consumption and Mortality in Italian Adults

[2] Lv J, Qi L, Yu C, et al. China Kadoorie Biobank Collaborative Group. Consumption of spicy foods and total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 BMJ 2015;351:h3942.

[3] Chopan M, Littenberg B. The association of hot red chili pepper consumption and mortality: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PLoS One 2017;12:e0169876.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