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别害怕,动起来!你只需要一张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文 / 汉鼎好医友
2019-09-14 14:09

生命在于运动。但许多心血管病(CVD)患者对运动却是既想又怕,担心运动容易引发中风、心梗等心血管事件。

近日,2019欧洲心脏病学会大会公布的一项研究,可以让你打消这种顾虑:这项近50万人参与的研究首次发现,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比健康人更能从运动中获益。

在6年的随访期间内,研究人员发现,增加体育活动可以降低死亡风险。但风险降幅最大的是那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并且随着运动量加大,死亡风险持续降低。

已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体育运动可降低健康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体育运动的获益却并不明确。截至目前,还没有直接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的相关比较研究。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心脏病专家Sang Woo-jeong博士团队研究了在2009年至2015年期间接受韩国国家健保服务健康筛查的441798名患者的数据。参与者年龄在40岁以上,平均年龄为60岁。近6年的跟踪调查期间,共有131558人患心血管疾病,53.5%是男性。对参与者体育活动的调查基于他们对过去7天的自我报告,这些信息被转换成每周代谢当量任务/周的单位(MET-分钟/周)。

在随访期结束时,研究人员发现,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比健康人从体育锻炼中获益更多。运动每500 MET-分钟/周,死亡风险分别降低14%和7%。

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后,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健康人从0-499 MET-分钟/周的运动中获益最多;完全不运动的人死亡风险比那些最活跃的人高27%(1500 MET-分钟/周及以上);那些每周运动0-499 MET-分钟/周的人,风险降低了8%,并且达到1000 MET-分钟/周以上时保持平稳。

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样从0-499 MET-分钟/周的运动中获益最多,但死亡风险的降幅在500 MET-分钟/周以上呈持续改善趋势。与运动量最多的健康人群相比,完全不运动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风险增加了87%;运动量为0-499 MET-分钟/周的患者死亡风险下降了45%;1000 MET-分钟/周的患者风险下降了14%。

研究中大约一半的人没有达到建议的体育运动水平,1/4的人完全不运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体育运动水平低于健康人群,但运动越多,在6年的随访中死亡风险越低。

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尔国立大学心脏病学家Si-Hyuck Kang博士说,可能有这么几个合理解释:首先,久坐是众所周知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病患者可能本身就喜欢久坐不动,所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增加体育锻炼对他们更有益。

其次,许多既往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有助于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压、胆固醇和血糖,从而可使体育在二级预防中受益。另外,有证据表明,体育运动可降低全身炎症水平。

因此,医生应给心血管病患者开运动处方,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参加体育运动。

心血管病患者该如何运动?

运动虽好,但也有潜在风险,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因此,需要通过评估掌握患者身体状态,找出潜在问题,给予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在充分获益的同时,将风险控制到最小。评估包括:生理功能评估、心理状态评估和社会功能评估。

运动形式不限制,具体应根据个人情况、场地条件等,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心血管病患者的运动应包括有氧运动(最基础的是步行,以及跑步、骑车、爬楼、椭圆机)、抗阻运动(弹力绳、杠铃、哑铃等)和柔韧性、综合性运动(如太极、瑜伽、拉伸等)。

合适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非常重要。应根据患者的体能、既往运动习惯、病情和运动限制因素来定,由低到高、由慢到快。心血管病患者可采用中等强度持续运动或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有研究发现,HIIT的获益优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但应在医生监测下进行。

运动时间应由短到长。一般推荐心血管病患者每天合适的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每周150-500分钟运动时长比较合适,可根据患者情况酌减。运动频率应根据运动时间来定,原则上短时高频、长时低频。

运动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需要持之以恒,并且需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体能变化随时调整。

想了解更多心血管病防治相关信息,欢迎后台留言或致电400-060-9693。

原文链接:https://www.haoeyou.com/druginfo/201909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