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预防心脏病发作,要记住这五条

文 / 刘兴志
2019-05-11 11:31

图片来源:www.dephotos.cn

当气温超过33摄氏度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包括: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多,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脏的负担。

为什么高温天气易发心脏病

随着进入五月以来,气温逐渐升高,汗腺开张散热,人体出汗多,“汗为心之液”,血液粘稠度升高,血小板被激活,导致血栓的形成,诱发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特别是有心脏疾病者,更危险。

燥热的天气,让人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睡眠,而休息不好是心脏病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容易诱发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或者心肌缺血。

燥热空气中湿度增高,气压低,含氧量降低。心脏为了保证正常工作需要充足的氧气、葡萄糖等能量物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致使供应心脏本身的血流减少,容易导致人体缺氧。即使是常人,即使活动量和平时没有区别,也常常会感到胸闷、气短,而患有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的人,“日子”更加难过,往往会发生胸闷、憋气、心慌、气短、头晕、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会心跳停止而猝死。

夏季室外温度与室内空调房,形成强烈的温差,当人出入室内外时,遭遇巨大的温度落差,还有在高温下摄入冷饮等食物,这些都会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引发心血管问题,导致心脏“跳闸”。

图片来源:www.dephotos.cn

心脏“跳闸”无法预测吗

心脏疾病中,以心脏“跳闸”——猝死最为凶险。因为此病有发病突然、无法预测的特点,并非所有的心脏性猝死都毫无预兆。曾有资料指出,八成患者在猝死发生前有过不同程度的预兆。其中22%的患者会有心绞痛,15%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其余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一般情况下,在当前的高温天气下,若有以下预兆,应立即前往医院检查:发作性的胸部闷痛或压迫感、心慌、乏力以及头晕;突然出现胸痛、出冷汗、呼吸困难、头晕,这很可能是猝死发生的预警信号,这时应强化急救意识,想法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诊治。

一旦有心梗前兆,家属不能忙于搬运,而应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不要让其说话和走动,更不要摇晃病人。如患者身边有急救药物,应及时帮助其服用,并迅速拨打120,请求急救人员来处理。

应该怎样防心脏病

高温天气如何保护心脏健康?其实,知道了心脏病病因,我们也就知道了怎样防“心”病的答案。

1、合理开空调:夏天里有些人怕热,24小时开着空调,而有些人又怕着凉,即使满身大汗也不开。其实,这些做法都不对。

当室内温度超过30℃,或者你感觉身体很热的时候,就应该打开空调,避免中暑。

但是要注意,不要在大量流汗、或者洗热水澡之后立刻吹空调,也不要直接对着空调出风口吹冷风。

室内外温度尽量不要差太多,在不开空调的时候,可以多开窗通风。

2、多喝温水:夏天人们大量出汗,经常使身体处于缺水状态,如果这时候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变得黏稠,极易突发心脑血管事件。

每天补充2000~3000毫升的水分,可以调节人体内部的温度,补充电解质,避免血液变得粘稠。

而且要注意的是,温水不会让血管收缩,也不会刺激肠胃,还能帮助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比凉水更加健康。

3、增加休眠:夏季人们容易感觉疲劳,需要更多的睡眠和休息。在午餐结束半小时之后,午睡30~40分钟,能够给身体一个消化营养和恢复能量的时间。

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午睡时,心率、血压都能够降低,平躺的姿势还能减轻心脏压力,让血液流通更加顺畅。

除此之外,每晚的睡眠时间也应该相应延长。醒来后别匆忙起身,躺着活动几下,能够缓解身体僵硬,降低高血压等风险。

4、洗热水澡:满身大汗的时候,人的体温也高,冷水澡的突然刺激会造成外周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斑块破裂,从而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所以,一定要先等汗出完了再洗澡,以38℃~40℃的热水为宜,能缓解疲劳,疏通血管。

如果实在想洗凉水澡,水温也不要低于18℃。

5、饮食清淡:天气热会导致人的食欲下降,因此夏季饮食宜清淡,吃得太油和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不利心脑血管健康。

日常饮食多以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为主,还要经常吃些瘦肉、鱼类,保证蛋白质摄入。

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大排档、冷饮,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要防止“情绪中暑”。要特别注意“静心”养生,做到“心静自然凉”。应该让自己平静下来,神清气和,精神愉悦,否则过度愤怒或紧张易诱发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