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与心血管病相隔甚远,为何却成心脏病导火线?

文 / 阿莲讲解皮肤科养生
2019-04-24 14:01

2018年,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同志因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不幸辞世,享年71周岁。据悉,陈小鲁逝世前一天身体和精神状况还很好,晚上21:20左右,陈小鲁准备洗漱就寝,睡前解大便时,因过于用力发生了意外,突然倒下。尽管夫人立即叫了120急救车,但在送往附近医院的路上,陈小鲁就没了呼吸和心跳。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在家中卫生间突发心脏病辞世。据知情人士介绍,马季先生病发时坐在马桶上,猝死的发生可能是排便用力导致的

关于汉朝第八任皇,帝汉武刘彻的小儿子汉昭帝的死因众说纷纭。但据野史记载:昭帝某日便秘,久蹲御厕静排,侍从静候门外,鸦雀无声。忽地昭帝一声闷叫,只听得倒地之声。众人失色,急呼不应,斗胆破门,见得昭帝扑于地上。众人急报太医。后太医禀于皇太后,死因乃昭帝用力过猛,急血攻心,七经顿错,八脉骤乱而死。也就是说汉昭帝死亡因便秘而起,而国外也有不少人因便秘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1760年,英国国王乔治二世大便用力过猛,心脏病发作猝死;1796年,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排便时昏迷,随后驾崩。

现在社会,便秘是很多人说不出的痛。如果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大便干硬、排便困难这就是便秘了。如果便秘持续6个月以上,就可以诊断为慢性便秘,我们国家成年人慢性便秘的概率为4%-6%,其中60岁以上人群高达22%。

我们一般认为便秘是消化内科或肛肠科的问题,但其实便秘往往是急性心力衰竭、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导火索。

明代宁一玉《析骨分经》说:“肛门,魄门也。秽浊所自出,其系上贯于心,下通于肾。”由此可知,中医非常重视魄门之开合与心、肾二脏关系。肛门之开合失司则会影响到心。现代医学认为,便秘患者因排便困难,通常会用力过大,引起腹压升高,血压也随之升高;同时心率加快,导致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心肌因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甚至发展为心肌梗死。便秘患者大便时还常会用力屏气,挤压内脏,引起心脏破裂、大血管出现夹层动脉瘤或破裂等,同样有生命危险。对心脏病人来说,便秘是引发急性心梗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说,心脏病患者应该足够重视便秘,并养成按时排便的好习惯,积极预防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没有人天生便秘,你若便秘必有原因

1、饮食不平衡

进食量少

一旦肠道内的食物量少到一定的程度,就没有足够的食物来刺激肠胃蠕动,自然也失去了正常的排泄功能,同时,因为没有肠道微生物,所以也无法成功发酵出大便。

摄取的食物纤维不足

大肠主要是靠纤维吸水来填充体积的。如果膳食纤维长期过少,大肠蠕动就严重不足,出现排便速度慢。

2、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加,无论男女肠道运动都会下降,排便力也同时衰弱另外,大肠壁的黏膜和肌肉层也会因年龄的增加逐渐萎缩。大肠壁的弹性到了30岁时就会开始衰退,尤其是与排便密切相关的直肠和降结肠,弹性都会有减弱的倾向。

3、运动过少

运动不足也是导致肠蠕动以及与排便相关的肌肉功能、弹性减退的原因。

1、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最佳的排便时长为3分钟,如果超过这个时间都无法进行排便,那最好结束排便;等待下一次便意来临的时候,再把握机会。另外,尽量养成一个固定的排便时间点,确保排便规律、舒畅。注意别和便秘盲目“较劲”,排得出就排,排不出咱们就用别的办法,比如找医生开药。总之,别勉强自己,以免惹出大祸。

2、清晨饮用一杯(200ml)温开水

如果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其中所含的水分如果被大量吸收以后,就会导致大便不容易排出。所以如果我们清晨饮用一杯温开水,摄入的水分,有一部分会送到大肠,被粪便吸收。因此,为了软化粪便,必须摄入足够的水,从而达到改善便秘的目的。

3、多食含膳食纤维丰富的杂粮、蔬菜和水果

杂粮如:玉米面、荞麦面、豆类等;

蔬菜如:香菇、海带、木耳、芹菜、韭菜等;

水果如:香蕉、苹果、梨等;

食物纤维可增加粪便的体积,软化粪便,可改善便秘。

4、适当活动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但心脏病人发病时,活动往往受限。因此适当被动活动四肢,顺肠蠕动方向作腹部按摩,并教患者提肛收腹运动,增强肠蠕动,从而预防便秘。

TIPS:对于心血管病人来说,便秘就是猝死的一个重要诱因,应提高警惕,排便切不可勉强,不妨采取以上措施预防缓解。若已采取了以上措施,仍便秘,则可考虑适当采用药物治疗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根据便秘的严重程度,医生会开出不同的药物处方。常见的药物有开塞露,可帮助润肠刺激肛门排便,但药物不可随便随便用,请遵医嘱用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