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当心“假”春困是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
导语
“真”春困不是病,不必慌张,不过如果是“假”春困,睡不醒,就需要注意可能是身体的一些疾病信号了。
春困秋乏夏打盹,天气回暖,很多人进入了“春困”状态,常常感到困倦、乏力、头昏欲睡,但春困也分“真假”,“真”春困是正常的生理反应,而“假”春困则可能是一些疾病信号。
为什么会
“真”春困
气温逐渐回升,皮肤中的毛细血管逐渐舒张,血液流向皮肤的量增多,流向大脑的量也就相应地减少了,这就使大脑处于相对供氧不足的状态。于是有保护性的疲倦状态产生,以此来代偿脑细胞的供氧不足,人也就容易困倦。
“假”春困可能是
疾病信号
1 肾病
慢性肾脏病电解质紊乱患者在少动、控制饮食的情况下,水电解质容易发生问题。
所以,当身体缺钾时也会出现类似“春困”的表现,同时还会伴有全身肌无力、肢体软瘫、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心律失常、反应迟钝甚至呼吸麻痹等症状。
因此,及时做血电解质、心电图的检查和随访对此类患者很有必要。
2 甲亢、甲减
甲亢由于新陈代谢较快会让患者更容易感觉乏力。甲亢的高代谢容易导致人体血液里钾元素的降低,引起神经和肌肉的应激性减退,出现四肢的虚弱乏力和精神倦怠。
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嗜睡、无力。
3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嗜睡,是由于病人体内糖代谢紊乱,血糖无法被机体充分利用,导致血糖升高,大量糖分从尿中排出,从而引起体力减退、精神萎靡,甚至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氧化应激反应减退,引起嗜睡。
如果已知自己有糖尿病,要遵医嘱,良性作息。
4 贫血
贫血会导致嗜睡。在这个营养过剩的年代,虽说贫血患者已经比以前明显减少,但仍不少见。
人体如果出现贫血,就会导致血红蛋白数量减少,影响大脑的供氧。而缺氧状态的大脑会逐渐进入一种抑制状态,出现嗜睡、疲乏、思维迟钝等现象。
5 心脏病
疲劳、乏力是各种心脏病常有的症状。心脏病可以使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主要是乳酸)即可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梢,令人产生疲劳感。
由于心脏病与其他疾病可导致的疲劳难以区分,所以如是经常性白天嗜睡,最好到医院检测下C反应蛋白水平或冠状动脉CT等,及早预防。
排除疾病原因,如果是正常春季到来而引起的“真”春困,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方法缓解。
“真”春困
试试这几招缓解
1 开窗通风
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办公室,如果室内空气不流通,无疑会使人昏昏欲睡,春困随即而来。因此,不妨打开窗户,迎着扑面而来的新鲜空气,伸个懒腰,提神醒脑,缓解春困。
2 早睡早起
做到早睡早起,不熬夜。另外适当的午睡30分钟,切记午睡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越睡越困。
3 有氧运动
除了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有氧运动,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脑部供氧来缓解春困。
4 按摩穴位
风池穴是胆经上很重要的穴位,它具有清头目、通神窍的作用。位置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夹角最凹陷的地方。
按揉方法:用力按揉风池穴,压住不动停3~5秒,放开;再压住再放开。
5 科学饮食
科学的饮食对缓解春困也有积极的效果。春季饮食宜清淡、新鲜、易消化,青菜、胡萝卜、芹菜、小白菜等食物是最佳的选择。尽可能少吃油腻的肉类食品,以便于肠道的消化吸收。
— —●春分如何养生,教你一招
●延长膝盖寿命就用这一招,简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