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下患者九成死于院外,古老智慧防护心肌梗死
01
杀手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仅次于癌症,已经成为中国大都市第二号中青年人群“致命杀手”。
心梗高发人群第一压力大,第二工作时间长。
企业高管、脑力劳动者,甚至医生,很多人身上潜伏心梗。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临床医生天天在教育人们如何来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很多医生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过去两年中很多人发生了心肌梗死。
研究心肌梗死有一些较权威的部门,如北京市紧急救援体系工程,还有中国心脏梗死注册研究,积累了大量数据。
北京市调查数据显示,急性冠心病患者中,年纪在35岁以下的患者,90%是死于医院外,根本没有活着达到医院;
35-65岁患者,80%死在医院外。
65岁以上老年人,70%死在医院外。
所以,越是年轻的患者,得了心肌梗死,越有可能在院外死亡,即“猝死”。
02
防线
心肌梗死是一种时间依赖性的疾病,三小时内是救治的黄金时期。
50%的病人会在3小时内死亡。
心肌梗死的救治有四道防线:
1、 发病:知道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心梗;
75%的急性心梗特征是剧烈的胸痛、胸闷,伴有大汗。
中国半数心肌梗死患者在发作时,在发生急性胸痛,不知道自己是梗死。
要迅速采取正确措施。
2、 处理:呼叫救护车,不要自行前往医院;
怎么处理?多数人会选择等一等,喝热水,休息一下;还是吃点药,先回家。
哪怕3-5分钟胸痛熬过去,也要警惕。
服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可以缓解症状,但不能挽救生命。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即便是半夜也要去医院看。
不要怕麻烦人,爆发重病才是真麻烦人。
最重要的是马上呼叫救护车。
事实上只有15%的患者呼叫了救护车。这个数据在美国召开的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上公布,美国人都不敢相信。
还有10%的人选择自己开车去医院,或者家属开车去,死亡在路上的概率高达90%。
3、 救护车:现场紧急救治,快速转运至救治医院;
4、 医院:再灌注治疗(溶栓或支架)
到达医院,能不能实施最有效的治疗。
医生很容易判断病患是心肌梗死,做支架是最有效的抢救方式。
中国的病人,签字平均要花1个小时以上。相互通知家属,至少要通知三个人,延误了救治时间。
中国社区调查的数据显示,只有30%的社区居民了解,什么是心梗。大夫告知病人心梗外,还要花大量时间去教育、沟通。
03
乐观、爱
导致心肌梗死,中国人归纳为三个原因:高血脂症,抽烟,压力大。
美国人总结了七大因素:运动、饮食、体重、不抽烟、血脂、血压、血糖。
心脏有智慧,它可以与全身器官做交流。
孤独危害相当于每天吸15支烟;
敌意增加19%的心脏病风险;
心怀恶意增加一倍死亡风险,所以说要做好人、行善事。
愤怒可以让心脏病风险在2小时内上升7.5倍。
有生活目标的人死亡率降低,心怀感恩,明显改善身体健康,乐观者健康程度增加一倍。这是普通人能执行的生活的智慧。
现代医学最大的悲哀是把心脏看成一个机械泵。半数冠心病不是死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而是死于我们的敌意情绪。
治疗心脏病最好的药物不是他汀,不是阿司匹林,而是乐观、爱。
中国哲学对心脏病医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中医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中医的“心”,不仅包括心脏,还影响情绪,影响幸福感。
孔子说,仁者寿,大德必有其寿。
中医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修身养性能预防大多数心血管病。
去除不安情绪,不被物欲蒙蔽,保持心灵安静,提高品德修养。“内圣外王”是中国古老智慧产生的养生思想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