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突发越来越常见,办公族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心脏?

文 / 这个医生有话说
2019-03-06 16:32


本文系“健康中国”知乎号邀请回答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仍持续升高,死亡率居首位,大约每 5 例死亡中就有 2 例死于心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首次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我们常常会看到某些平素“健康”的青壮年突发心脏病的不幸消息。作为办公族,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心脏?

第一、掌握一定的心脏病急救知识。

这一条的重要性类似于打疫苗,如果只有偶尔几个人注射了疫苗,是无法阻止疫情的,只有大部分人都注射疫苗,才能起到预防作用。当你不幸成为突发心脏病的患者时,你一定希望你周围的人都知道该如何救你。

1、发现有人突发心脏病,前去帮助的人首先是要求助,向周围的人求助,拨打120,准确报告地点和患者的大致情况。

2、平卧患者,患者尽量保持安静和镇静。平卧、保持安静、保持镇静,目的都是一个:减少心脏做功。

3、如果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哪怕经过短时间的按压患者的心跳呼吸没有恢复,也不要轻易停下来,你的目标是坚持到急救人员到来。(具体操作见专门文章介绍:当Ta在你的面前倒下,你就是为了拯救Ta而下凡的天使——心肺复苏的普及)

4、不应轻易给硝酸甘油片。哪怕是症状比较典型的心肌梗死,也不应轻易给硝酸甘油,因为有一类心肌梗死会出现血压下降,而硝酸甘油可能加重血压下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5、尽量多的了解患者病情,因为如果患者病情加重,你可能是最了解病情的人。摸一下患者脉搏,感受一下跟自己的脉搏有什么区别?具体来说:快了?慢了?节律是否整齐?

第二、戒烟酒。

香烟可以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导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做个实验:抽烟前后测量一下自己的血压和脉搏。

对于酒精,一直以来的建议都是限制。然而去年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一篇影响非常巨大的文章指出:再少量的酒精都是有害的。所以本着严谨的态度,我在这里也是建议戒酒。但同时给大家提供曾经的建议:男性每日饮酒<25g、女性<15g。酒精的摄入跟高血压、卒中、心肌病等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避免过劳。

过度劳累会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多,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诱发心脏病发作(关于过劳的机理,有专门的回答)。

第四、在身体状态不佳时不建议进行剧烈活动。

坚持锻炼本是应该提倡的,但如果身体状况不允许,仍然“坚持”,那就是“作”——当然,我们都不希望是作死。我们锻炼的目的是保持健康,而当你连睡眠都没有保证、甚至疾病还没有痊愈的时候,进行剧烈运动,就会有健康风险。

第五、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选择跟自己年龄、体力状况相适应的运动并坚持。并不是非要到健身房才是锻炼身体,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快,如果没有办法专门安排时间运动,就利用好平时的点滴时间:能爬楼的时候少坐电梯,能步行的时候少坐车(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就提出日行一万步的建议)。

控制体重,除了适当运动,就是限制热量摄入,特别是对于已经肥胖的人群,更为重要。

第六、限制盐的摄入。

我国人均盐摄入量为10.5g/天,远远高于WHO的建议5g/天,特别是北方人群。盐具有成瘾性,一旦成为“重口味”,减起来很难过,但值得去坚持。一旦适应了低盐饮食,饭菜就变得有滋有味了。

第七、A型性格

A型性格的人脾气比较火爆、有闯劲、喜欢竞争、遇事易急躁,在工作中表现突出,也是各大企业——特别是好的企业——喜欢的员工。然而A型性格容易罹患心脏病,所以无论从健康的角度,还是从修行的角度,适当让自己放松,都是必修课。

第八、咖啡、茶叶和奶茶

办公族的最爱三联,原则上都是可以饮用,但要注意适量。过多的咖啡和茶叶,可能导致心脏出现早搏,也可能影响夜间睡眠,甚至导致胃溃疡等其他健康问题。喝奶茶相当于吃糖,过多的糖份有害无益。

第九、重视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谋已久”。即便在临床上,医生们也反复被告知一句话“没有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只有突然发现的病情变化”。所以,所谓的“心脏病突发”,绝大多数是已经发生了好久。当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心脏砰砰乱跳、眼前发黑、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至少应该进行一些健康咨询(注意不要进入某田系骗局)。当然,如果经过医生判断为“未发现异常”,则不用给予过多关注,否则就成了心脏没有病的“心病”了。

参考文献: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 1(46):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