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特点

文 / 麻醉MedicalGroup
2018-09-10 04:07
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特点

来源:心希望快讯

心血管疾病是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最新数据显示美国2013年度因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女性人数高达398086例。

随着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已知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女性群体的影响有别于男性群体。部分非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为女性特有或在女性群体中高发[1]。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特点也有别于男性患者[2]。本节就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其特点进行综述,并着重阐述女性非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

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特点

图片来自网络

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2]

(一)糖尿病

糖尿病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患有2型糖尿病的男性和女性比起来,后者发生致命性的冠心病校正危险度远高于前者。糖尿病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合并更多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内皮功能受损、高凝状态、血脂紊乱及代谢综合征。

(二)吸烟

吸烟与口服避孕药联合会产生协同效应,增加急性心梗、脑卒中和静脉血栓的风险。

(三)肥胖或超重

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特点

图片来自网络

弗拉明汉心脏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显示肥胖使女性群体罹患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增加64%,而男性仅增加46%。

(四)缺乏体育锻炼

观测性研究显示较高水平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但女性缺乏体育锻炼的比例高于男性。

(五)高血压

老年女性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同年龄段的男性群体,但老年女性的高血压治疗达标率远低于男性群体。

(六)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女性群体冠心病最强的风险预测因子。然而,降脂药物处方率及药物依从性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处方他汀药物的比例较低,且依从性差于男性群体。

(七)其他

主要指年龄、遗传因素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对于女性,在50岁以后冠心病发生率明显提高;另外,有冠心病家族史的女性相比其它女性,冠心病更加高发。

非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1][2]

(一)妊娠

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特点

图片来自网络

1.早产:

妊娠周龄不满37周的分娩者,称之为早产。早产的潜在原因和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炎症、感染和血管疾病相关。有研究表明早产是产后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 妊娠高血压疾病:

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和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目前观点认为罹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妇女远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远超过妊娠期间未患高血压的妇女。

3.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被定义为在妊娠3个月后新诊断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其后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7倍,是冠心病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呈现明显的性别差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女性和男性比例近2.5: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女性和男性比例近9:1。这使得自身免疫性疾病成为女性患者中常见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三)乳腺癌放化疗

乳腺癌放疗使得心脏暴露于电离辐射。研究表明,电离辐射增加女性缺血性心肌病的风险,且与接受的辐射剂量成正比。存在基础心脏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肌病风险更高。而左侧乳腺肿瘤放疗后缺血性心肌病的风险高于右侧。另外,化疗药物如蒽环类药物,有一定的心血管毒性,长期使用会加重心血管疾病风险。

(四)抑郁

研究提示抑郁状态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冠心病事件后出现抑郁状态也预示不良预后。

(五)绝经期

与同年龄段男性相比,绝经期前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然而这种性别差异在绝经后缩小。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尤其是雌激素具有心脏保护性的作用。然而,雌激素治疗在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作用并未能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同样的,围绝经期激素替代疗法成为针对女性的干预手段中最具有争议的问题。

总之,女性具有与男性共有的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非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3],这使得女性在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应得到更多的关注。此外,微循环功能紊乱和斑块糜烂/远端微栓塞是女性缺血性心脏病中更为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大量研究表明[4],麝香保心丸具有改善冠脉微循环、保护血管内皮、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等作用,短期内应用能够快速缓解症状,长期应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Braunwald心脏病学·心血管内科学教科书(翻译版) 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版社.2016.

[2] Mehta LS,Beckie TM,DeVon HA.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Women: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Circulation.2016;133(9):916-947.

[3] 李菁,郑金刚.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1:31-35.

[4] 顾宁.麝香保心丸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7:827-828.

温馨提示:本平台已开通文章搜索功能,可关注后发送关键词体验。

欢迎您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