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治心血管疾病,从养“心”开始

文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018-08-26 00:25

时值三伏天,酷暑难当,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同时也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中医的五行论中,夏季所对应的脏腑为“心”。

《黄帝内经》就指出: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由此也可见夏季养“心”的重要性。在夏季,要防治心血管疾病,就应该“顺应天时”,在炎炎夏日注意养“心”。那么在酷暑盛夏应该如何养“心”防治心血管疾病呢?

夏季养“心”

人体循环系统主要是指体内运输血液的器官和组织如心脏和血管,发病通常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常见心血管病(CVD)有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疾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多见疲劳乏力、胸闷憋气、胸痛、心悸、水肿、头痛眩晕等临床表现。

中医所说的“心”与现代医学的心脏有相通,但又有所不同。中医认为,心为十二官之主,主血脉,藏神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在液为汗,在志喜。由此可以见,心不仅仅与血液循环关系密切,还与人的神志、情绪、代谢系统等有关。

如何养“心”

1

调节情绪,心情愉悦

夏季在五行属心,心属火,在五志主喜。养生要顺应四季,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说明夏天是生长的季节,人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乏力,从而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夏季养心要保持心境平静、心情愉悦。

2

食温吃苦,合理饮食

夏天易心火过旺,损伤肺(金)气。心火旺则口舌生疮、心悸、烦躁、睡眠不安,可通过合理饮食进行调理。中医认为,苦味可以泻心火,所以夏季不妨多吃 “苦”,常见苦味偏寒的食物如苦瓜、莲子心、苦丁茶、杏仁等,都具有清热解暑除烦的功效,有助于心阳恢复正常。但过度食“苦”,则易损伤心阳、心气,甚至引起胃部不适,出现恶心、呕吐或泄泻等副作用,故夏天“吃苦”应适度。此外夏季还应多喝水,且切忌以饮料尤其是冰冻饮料代替,否则易脾胃不和,纳食欠佳。

如果夏季工作烦劳、阳气外张;过量饮用凉茶冷饮等皆可以导致阳气虚损,故夏季也要注意适当食温。夏季食温的主要目的在于“养心安神”。饮食方面可适当吃些养心安神的食品以及多吃五谷杂粮,如莲子百合粥、红枣枸杞子茶、红豆薏米水等,都是养心安神佳品。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益气温阳的食物如大枣、胡桃仁等。

3

规律作息,适当午休

夏天天黑晚,天亮早,顺应自然宜晚睡早起。此外,午休(以半小时为佳)不仅可以弥补夜间睡眠不足,而且有利于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午睡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

4

适当锻炼,出汗适度

夏季养“心”,可以适当锻炼、适度出汗,但并不是说出汗越多就越好。过度汗出则易伤心阴,耗心阳。因此,夏季养“心”切忌大汗淋漓,应适度运动,尤其是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的年老体弱之人。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告诉我们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果能够注意调节情志、饮食、作息,适当锻炼,可以提高机体耐受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从而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有着独特的优势与作用,严重时需及时就医诊治。

文:龙华医院内科 王佑华主任医师、周端主任医师

图:龙华医院 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