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胖是因为不会“吃”?夏季这样吃让心脏病风险降一半!

文 / 上海心胸健康资讯
2018-05-25 14:26

热辣辣的夏季来了,80后90初的童年都是吃着花脸摇着扇子长大的。如果还想吃冰块的话没有多余的零钱啦,怎么办呢?用磨具搞点糖水然后放冰箱里冰个半天,就是美味的冰块了,那滋味别提有多好了。有时候意外从身上扒出一个一毛钱银币就跑到学校商店里跟那个熟悉亲切的老爷爷要冰袋吃。后来五颜六色的甜点和冷饮小吃都出现了,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身材也渐渐发福。So,吃是一个大学问,学会吃了才能做到正确减肥防心病哦!

图片编号:P11556

论21世纪人类减肥的重要性:为了外貌,更为了心脏健康!

现在的美女为什么那么注重身材,全是因为外貌很重要啊,而健康更重要。肥胖会引发脂肪堆积的问题。一旦脂肪囤积过多,就会增加循坏血的容量,从而加大心脏负担。而长期性肥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锻炼。这种因素会导致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削弱或者不足,心脏代偿能力下降,

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检测数据报告》,在全国被统计的31个省(区、市)中,广东地区的超重率只有26.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在倒数第五。毕竟,谁能想到以吃福建人闻名的大广东还是靓仔靓女满大街的地方。看着自己左手一只猪蹄右手一个鸡腿地吃着,肚子却油油腻腻地圈着好几层就心塞了。而跟我们只隔了一个东海的日本,却占据着“全球瘦子排行榜”的首位。就在一群运动的自媒体运营账号叫嚣着“管住嘴,迈大腿”的时候,我们却发现在“全球最不爱运动的国家”排行榜上,日本排在第十一名。不爱运动又不长胖,这就神奇了,

图片编号:P11409

所以,是不是自己吃错了?如何吃才不会被肥胖干扰,从而远离慢性病?

1、吃文火炖煮的菜:食物的烹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脂肪的摄取。有研究表示,一些具体的烹饪方式可以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比如,广东菜中较多使用文火炖煮,就可以使得食物中的饱和脂肪酸降低30%~50%。

2、降低每顿饭菜的分量:为防止热量超标,典型的日本正餐包括一小碗米饭、一碗味噌汤和三份装在小盘(或碟子)里的佐菜:一份中等大小的鱼、肉或豆腐和两份蔬菜。同时,日本人还十分崇尚“八分饱”,享受食物每一次入口的幸福,进食慢,且食不过量。

2、多吃青菜:广东人对青菜是有要求的,绿色的色号最好为#347C,必须要最新鲜的绿色时令蔬菜。蔬菜中的多酚类物质、蔬菜源含硫有机物、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等是减肥的活性成分,能增加饱腹感、促进脂肪代谢等。2011年广州市城区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蔬菜摄入量为 384.4 g,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倡导“减盐”运动:日本政府早在1975年就开始重视国民减盐问题,并发起了一系列减盐运动。比如不喝太多味增汤,吃拉面时不喝汤;炒菜、炖菜时最后再放盐,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盐的摄入量。在烹调时,多用花椒、醋等调味,少放酱油、味精、鸡精等,少吃各种熟食、咸菜、酱菜、方便面等。

图片编号:P11727

除此之外,白领们这些生活细节也需要多多注意!

1、工作环境

有的工作环境宽松、融洽的被调查者患心脏病的概率较低,而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环境下的被调查者患心脏病的风险较大。

2、坚决抵制加班

对于热爱自己工作的人而言 ,出于喜欢,患上心脏病的几率反而低。每天加班超过3小时以上,谨防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发作或心绞痛。

3、减缓压力

通过运动跑步、朋友聊天、看书听音乐等方式来排解压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来做,学着去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图片编号:P11769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心脏养生和相关疾病方面的资讯,可以添加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远大心胸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