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该如何介入治疗呢

文 / 冠心病学堂
2017-12-21 07:01

点击右上角立即关注,更多健康内容不再错过,不定期惊喜送给你

冠心病是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并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在医学上专业称之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我们现在一般将其简称为“冠脉介入治疗”。

冠脉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型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激光血管成型术等技术。这些治疗技术由于简便、安全、无痛苦、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冠心病患者乐于接受的治疗技术。

心脏病该如何介入治疗呢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冠状动脉造影是介入治疗的基本技术,它是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穿刺大腿窝部的股动脉或手腕部的桡动脉部位),将导管送入冠状动脉开口,先注入显影剂清楚地显示(通过电影技术)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狭窄程度、性质等方面的情况,现在已经成为冠心病诊断的可靠方法。

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型术是指将带有球囊的扩张管插入到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然后充气加压,使球囊扩张,通过对冠状动脉壁上粥样斑块的机械挤压及牵张作用,扩张狭窄血管腔,降低血管狭窄的程度,从而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局部心肌血液供应,使心肌缺血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胸痛、胸闷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不过,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型术以后,有部分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血管弹性回缩、血管内膜增生、血栓形成等,会使被扩张的冠脉血管重新发生狭窄(医学上称之为“再狭窄”),从而会导致胸痛、胸闷症状再次出现。

心脏病该如何介入治疗呢

为了减少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型术后再狭窄及一些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在狭窄血管被扩张后,现在医生在做手术时一般会在被扩张的血管部位再放置一个支架。这个支架多由合金制成,呈非常精细的网状管柱样形状。支架的大小,主要是由狭窄病变血管段的直径及其狭窄病变的长度来决定。

这些年来,随着冠脉介入治疗的设备条件日趋改善,性能良好的新器材大量问世及医生操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冠脉狭窄病变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不预先扩张狭窄病变段血管,而是直接把支架放置到狭窄血管部位,即所谓的“直接支架置入技术”。

须指出的是,支架植入术以后,仍有少数患者在支架植入部位发生再狭窄(支架内狭窄)。

为此,近些年来相关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减少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所谓“药物涂层支架”。该类支架的表面涂有一种特殊药物,再辅以术后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少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药物涂层支架”虽然价格比较昂贵,但由于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而且方法较为简便、安全,患者也乐于接受。

心脏病该如何介入治疗呢

冠心病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前,均应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一些必要的药物。

如抗血小板药物(常用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等),其目的是稳定病情,减少或避免术中、术后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增加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