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核苷类似物扩大适应症和急性乙肝

文 / 小番健康
2020-01-30 00:29

多数成年后感染乙肝病毒可以痊愈,属于急性乙肝,可以依靠自身健全免疫力实现彻底清除体内乙肝病毒。因此,客观看待不同年龄段的乙肝感染,能够消除对乙肝的担忧疑虑。

认识一种乙肝转归方向,扩大核苷类似物适应症,未来或联合使用

急性乙肝典型表现是转氨酶升高,只要通过规范治疗,短期就会实现指标的复常。通常急性乙肝在6个月内就会康复,所以肝病也不会继续进展下去。当然,急性乙肝的自愈有的人是经过规范的治疗实现阴转,也有的人是依靠自身免疫力实现自愈,自愈的表现是产生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病毒感染后是否发病,主要与自身免疫状态关联比较密切。比如说,像是幼年期就感染乙肝病毒,一直没有清除的,一般就会终身的携带下去。小番健康提醒,幼年期身体的免疫功能还很不健全,并不像成人对外来的病毒保持高度敏感,能够快速识别并清除它们,实现自愈。

新版指南扩大了慢性乙肝(CHB)的治疗适应症。核苷类似物(NAs)是目前主要用于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研究方向,使用频率也很高,指南提倡优先考虑三种,分别是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以及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也就是丙酚替诺福韦(TAF)。

前面小番健康也曾经介绍,这三种核苷类似物耐药率普遍偏低,这也是作为一线药物的原因。CHB抗病毒初始治疗非常重要,所以要尽量选择耐药率低的,也是在降低今后治疗难度。替诺福韦酯靶向性较高,因此指南也扩大了CHB的适应症,以求实现早期就能够降低肝癌发生率。

排除其他因素的转氨酶升高,HBV-DNA阳性,应考虑抗病毒;30岁以上肝活检明确的肝组织坏死或纤维化,HBV-DNA阳性,肝硬化家族史,转氨酶却正常者,也应考虑抗病毒;30岁以上转氨酶正常,无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尽量找到肝炎证据,评估肝组织学等,再考虑是否抗病毒。

所以,对比过去的指南,乙肝抗病毒适应症有了一定变化,即便慢性乙肝已经进展到肝硬化阶段,若HBV-DNA阳性,选择抗病毒依然有助缓解肝病。过去人们主要依靠转氨酶正不正常,来判断需不需要抗病毒,实际上转氨酶只是抗病毒的一个标准,有时转氨酶正常肝病持续进展也不在少数,所以需重视HBV-DNA与新版指南推荐的。

即使已经进展到失代偿期肝硬化,进行抗病毒也是很有意义的,核苷类似物适应症较广,具体应以肝病临床医生指导意见为准。核苷类似物与干扰素针对CHB治疗,都有不足,所以当今药学也提倡联合治疗,以期提高CHB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