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潜伏的肝脏“杀手”:药物性肝病!它会引起转氨酶升高吗?
疾病是人生中难以避免的,疾病治疗过程中也就必然离不开各种药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虽然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并不那么准确,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普遍性。
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出现在全身各个系统或器官上,药物性肝病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与消化系统密切相关的不良反应之一。
尤其是目前老年人口增加、慢性疾病患病率升高,随之而来的就是用药种类和用药量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药物性肝病的发生风险。
药物性肝病,顾名思义就是由药物所导致的肝脏损害,多数发生在用药后数天至3个月内,可导致急性或慢性肝损伤,甚至肝硬化,其发病几率和肝损伤的程度常常与用药剂量和时间相关。
药物性肝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病,约占非病毒性肝病的20%-50%,暴发性肝衰竭的13%-30%。
一般来说,药物性肝病会引发患者出现转氨酶的升高,而且,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都会出现明显的升高,这时候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行。
药物性肝病如果处置不当,这时候会造成患者出现肝衰竭的情况,所以这时候一定要停止使用引起患者出现药物性肝病的药物,而且还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保肝治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严密的监测,这样的话,可以明确患者的病情变化。
一般来说,药物性肝病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之后,患者的转氨酶会逐步的下降,而且患者也会逐渐的康复。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即使患者康复了,也要注意进行定期的随访复查,这样的话,才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药物性肝损伤是临床当中常见的一类肝病,在使用一些特殊的药物使或者是一些个人的特殊体质容易造成肝损伤。
首先,要注意及时的停用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同时使用一些具有保肝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要以软、凉、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比如面条、面片儿、馒头、鸡蛋汤,杜绝食用过硬、过热的食品,防止上火、便秘,还要杜绝使用油炸类的食物和过硬的食物,因为这些容易刺激胃粘膜引起消化道出血。
第二、每次的进食量要适量,饮食要均衡搭配,不能偏食,食物最好以牛奶、鸡蛋、瘦肉、水果和各类豆制品、绿色蔬菜为主。
若发生了药物性肝病,一般应停用相应药物,并可根据情况使用促进肝细胞修复的药物进行治疗,多数患者的肝功能会在1~2个月内恢复。
具体的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