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后,进入养肝关键期,一旦身体有4种征兆,早查肝功能

文 / 肝病学堂
2019-05-12 08:06

肝功能下降,会影响解毒排毒、新陈代谢等多项"工程"的正常进行,因此,40岁后,就进入了养肝关键期。

四十岁后,一旦身体有这4种征兆,早查肝功能

征兆1、莫名乏力

这是肝癌早期症状中常见的一种。

这是因为癌细胞破坏了肝脏的储存功能,为人体提供"燃料"不足,会感到乏力;另外,肿瘤不断增长,会使消化功能紊乱,无法吸收营养,也会导致乏力。

这种乏力,即使经过了长时间的调整也无法消除。

征兆2、莫名消瘦

如果体重莫名下降了10公斤左右,要怀疑是癌细胞的"捣乱"。

无论是哪一种癌症,在肿瘤生长的过程中,都会需要超过平常水平的能量和营养,使机体缺乏营养,日渐消瘦。

征兆3、发热

发热是肝癌患者早期常见的症状。

特别是在夏天,出现持续3~5天的37.5℃~8.5℃的发热,尤其要重视,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释放出的热源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中导致的。

也会因为患者抵抗力过低,合并感染导致发热。

征兆4、肝区疼痛

这一征兆一般出现在肝癌中晚期,但也会在早期出现。

表现有右肋下或者剑突下,出现间歇、持续性的隐痛,并且随肿瘤位置的不同,疼痛位置也会有所不同。

四十岁后,进入养肝关键期,一旦身体有4种征兆,早查肝功能

四十岁后,这3类人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第1类、酗酒

长期酗酒引发肝癌的过程是缓慢的。

酒精在肝脏内的代谢过程为: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其中发挥最大作用的是乙醛脱氢酶。

它将有害物质乙醛转化为无害的乙酸,如果长期酗酒,会使其压力过大,当有害物质在体内堆积,会使肝脏发生脂肪变性,诱发酒精性脂肪肝。

此时再不注意养护肝脏,脂肪肝就会朝着肝炎、肝硬化、肝癌发展。

第2类、慢性肝炎患者

慢性肝炎是肝癌的首发原因。

因为生活中各种劳累会使肝炎的验证反复发作,有序排列的肝细胞胡发生变化,肝脏内部结构混乱,易导致肝癌。

第3类、长期食用霉变食物

常见的花生、黄豆等发霉后会产生黄曲霉毒素。

这是一种致癌性极强的物质,并且主要对肝脏产生作用,如果经常摄入黄曲霉毒素,可能会引发肝癌。

特别是在40岁后,肝脏的能力不比从前,更要避免摄入黄曲霉毒素。

四十岁后,进入养肝关键期,一旦身体有4种征兆,早查肝功能

四十岁后,坚持3多,轻松养护肝脏

1、多喝茶

元芙菊——修复肝细胞,减轻肝脏负担。

元芙菊产于河南焦作,属于四大怀药之一。其中含有的胆碱、硒、黄酮类化合物等护肝成分高达62%。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能提升肝组织活性;胆碱对脂肪有亲和力,可做到有效防止肝脏脂肪聚集,减少肝炎、脂肪肝、肝硬化。

硒元素,一种"抗肝坏死保护因子",抗氧化作用强,可帮助人体消灭90%的乙肝病毒,对肝脏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每日泡几朵元芙菊,就能满足胆碱、硒的摄入,利于肝脏健康。

2、多运动

多运动能强身健体,养护肝脏。

可以在早起时打太极,或者散步,运动强度低也能增加肝脏的活性,还能修身养性,有利于心情舒畅,减轻肝脏压力。

晚间跳舞或者快走,也是合适的选择,既能预防肥胖,还有助于睡眠。

注意事项:

①、运动前,舒展身体,做热身,避免身体受损;

②、运动后,不要立即洗澡,等到体温正常再洗;

③、运动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有效。

四十岁后,进入养肝关键期,一旦身体有4种征兆,早查肝功能

3、多检查

特别是肝癌的高危人群,更要定期检查。

建议,每年检查1~2次甲胎蛋白化验、彩超检查,甲胎蛋白化验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疗效的监测;

彩超检查能判断肝脏内良恶性占位病变,能通过内部的供血情况,分别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

坚持每3~5年检查一次"乙肝五项",是预防肝炎,降低肝癌患有率的有效方式。若检查出体内没有抗体,要及时接种疫苗。

最后,1个小误区——所有的肝炎都会传染

肝炎有病毒性肝炎、非病毒性肝炎之分。

而非病毒性肝炎,是不具有传染性的,这类肝炎包括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