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减肥药乱吃出大事!肝病疾病谱悄然发生变化——
提到肝病,人们往往会想到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肝病的疾病谱已发生显著变化,影响肝脏的疾病也逐渐由感染性肝病为主转变为非感染性肝病为主。南京市第二医院分析了2017年和2018年两年内,因反复肝功能异常或肝硬化、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而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的病人,90%以上的病人最终可明确病因。在病因构成中,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自身免疫性肝病占了36%,药物性肝损伤占了25%,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占了16%,三者相加达到77%,其他少见的病因还包括遗传代谢性肝病、血管性肝病、全身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等。 可见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已成为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因。
3月18日“爱肝日”,南京市第二医院举办大型义诊,南京市第二医院副院长、肝病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杨永峰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疾病谱及怎么应对。
监守自盗,引发自身免疫性肝病
免疫系统是机体的“卫士”,负责抵御外敌入侵的功能,可以清除进入人体的细菌、病毒等异物。如果免疫细胞因某种原因失去理智,颠倒黑白,敌我不分,将“自己人”——自身组织看成敌人,进行残酷消灭,这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紊乱的免疫系统可以攻击肝细胞,引起自身免疫性肝炎;也可以攻击胆管,引起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也有一些病人,免疫系统会攻击肝脏的多个靶细胞,甚至包括肝外的器官组织,从而引起重叠综合征。
自身免疫肝炎的表现与病毒性肝炎极为相似,首先就是肝功能异常,转氨酶上升,其次就是可能出现黄疸,再有就是会导致肝硬化,出现腹水等症状,因此常常与病毒性肝炎混淆。但和病毒性肝炎相比,自身免疫肝炎又有个性。
其一,这家伙有点“好色”,对年龄在15至40岁的年轻女性情有独钟,纠缠不休。据统计,该病80%以上为年轻女性。所以,当年轻女性出现转氨酶升高而又找不到常见的肝炎病因时,应高度怀疑该病。
其二,自身免疫肝炎善于伪装,不事张扬,它不动声色地吞噬肝细胞,病人难于觉察。它发病一般比较慢,病人初期只是觉得乏力,检查为转氨酶升高,发展到一定时期会有黄疸,此时再发现可能已发展为重症肝炎甚至肝硬化,治疗上大多为时已晚。
其三,在症状方面,该病本质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肝脏首当其冲,但是由于免疫细胞乱砍乱杀,其它器官也饱受株连、难逃厄运。所以自身免疫肝炎常常伴有其它病变,比如关节炎、结肠炎、肾炎、心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症等等,这些病变医学上称为肝外表现。因此,有经验的医生会从肝外表现发现线索,顺藤摸瓜,从而发现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疾病如能早期诊断,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取得满意疗效。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吃”出来的病
正常肝组织脂肪含量不超过5%,超过了这个界限就叫脂肪肝。酒精、药物、代谢异常都会引起脂肪肝,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主要和高热量饮食和静坐的生活方式有关。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中约25%患有脂肪肝。脂肪肝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良性病”,脂肪肝会引起肝脏反复的炎症和纤维修复,其进展到肝硬化的平均年限为15-20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已成为肝硬化和肝移植的第二位病因,我国脂肪肝病人的病史大多还只有10多年,引起临床上淤胆的脂肪肝肝硬化不像欧美国家那么多,淤积5-10年后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将进入多发阶段。
脂肪肝通常不引起症状,大多仅仅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此外,B超、CT等检查可查出肝脂肪含量20%-30%以上的脂肪肝,低于这个程度的需要肝穿刺病理检查才能确诊。尽管没有症状,脂肪肝却是个“静默的杀手”,会引起肝硬化、肝癌等严重肝脏损伤。
脂肪肝的发病是因为饮食摄入热量过多和运动过少,治疗也要通过少吃多动,管住嘴、迈开腿,并辅以药物治疗。
保健品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不容忽视
药物要通过肝脏代谢,很多药物有引起肝损伤的可能,如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去年发表的包含我国大陆地区308家医院的25927例药物性肝损伤的多中心协作研究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每年DILI的发生率至少为23.80/10万人,高于西方国家报道;引起肝损伤的最主要药物为各类保健品和传统中药(占26.81%)、抗结核药(占21.99%)、抗肿瘤药或免疫调整剂(占8.34%)。
药物性肝损伤防治方面,需要注意的有:一是按指征用药和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任何药物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切忌无指征的滥用药;二是用药期间加强监测,有些药物有不可替代性,如抗结核药、抗肿瘤药,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要监测肝功能,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药物性肝损伤;三是警惕补品和保健品的肝损伤,很多保健品成分复杂,生产过程监管不严,易于引起药物性肝损伤;还有很多民间的验方和偏方,都会引起肝损伤,如南京市第二医院每年都会收治很多服用土三七、何首乌等引起的严重肝损伤,需引起警惕。
少见病罕见病可累及肝脏
除了上次较常见的病因外,还有很多少见和罕见的疾病也可累及肝脏。2018年5月,国家卫健委、科技部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国卫医发〔2018〕10号),加强我国罕见病管理,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维护罕见病患者健康权益。首批121个病种中,和肝脏有关或能够累及肝脏的疾病近30个。
近两年南京市第二医院诊断了很多和肝脏相关的罕见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肝脏淀粉样变性、瓜氨酸血症、糖原累积症、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卟啉病、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罕见病由于发病率极低,对诊断的软件和硬件要求也非常高,我院诊断的这些罕见病例,之前都有过辗转求医的过程。
杨主任介绍,南京二院近年来适应肝病疾病谱的变化,在保留原有病毒性肝炎等科室前提下,新开设了儿童青少年肝病科、肝病内分泌科、肝病免疫科、疑难和重症肝病科、脂肪肝治疗中心、肝硬化治疗中心、肝脏介入治疗中心、中西医结合肝病科等,同时开设了不明原因肝病门诊,南京二院在肝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丰富而独到的经验,广大民众任何和肝脏相关的疾病,都可至南京市第二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