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发病的高危风险及应对
文·朱先女 粤北第二人民医院
1、问:肝癌的发病有哪些高危因素?
答:乙肝、丙肝病毒感染、长期酗酒、爱吃霉变花生者、活动性肝硬化患者、一级亲族中有肝癌史、男性多于女性,尤其年龄超过40岁者。这些都是好发因素。肝硬化患者每年有1%-6%会发生肝癌,五年累计发生率15%-20%,病毒水平高,持续活动的肝硬化较快发生,但少数静止期肝硬化和肝功能正常的非活动携带者,表面抗原转阴的老年肝硬化或无乙肝丙肝基础肝病患者也有发生,但较少见。
2、问:有高危因素的人怎样早期发现肝癌?
答:在高危因素人群中进行定期体检,肝功能、两对半、乙/丙肝病毒定量检测、甲胎蛋白定量检查、B超、肝硬度检测,可疑患者进一步增强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小肝癌,只有早期发现,才能提高肝癌的治愈率。推荐3-6个月定期检查一次,这样被检出者多为小肝癌,可以手术或氩氦刀冷冻等根治治疗,显著提高生存率。
3、问:什么叫小肝癌?
答:小肝癌是肝癌发展的早期阶段,病灶直径<3厘米,肿瘤包膜比较完整,癌细胞尚未在肝内扩散,更没有向肝外转移。世界上广泛应用的肝癌切除术米兰标准是指单个肿瘤直径<5cm;多发肿瘤少于3个,最大直径<3cm,没有大血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及肝外转移,术后五年生存率75%以上。
4、问:那么小肝癌如何治疗呢?
答:小肝癌可选择手术切除、氩氦刀冷冻、介入栓塞、射频消融、碘粒子治疗等方法,这种预后较好。弥漫性肝癌及巨块型肝癌、门静脉有癌栓者预后都不好,多数在3个月到半年就不行了。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癌症报告2014》中称全球癌症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增加,中国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一位,其中肝癌在中国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又居世界首位。每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中国占了55%,而中期肝癌约占全部肝癌的20%-40%。欧洲观点认为介入治疗优于手术治疗,但2014年第二军医大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科研成果认为肝切除术优于介入,死亡风险降低56.6%。
5、问:面对这么严峻的现实,我们能做些什么?
答:控制高危因素,如通过肌注干扰素或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乙肝病毒、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丙肝病毒;酒精性肝硬化戒酒等。干扰素一般要一年左右疗程,核苷(酸)类似物疗程要根据病情,尽量延长,乙肝肝硬化推荐终身服用核苷(酸)类似物,密切监测负作用。
不可随意自行停药,因为可能在停药3-6个月后,患者出现病毒反弹病情加重,一定要在医生密切监控下安全停药。比起肝癌肝硬化发作的严重后果,希望大家要有耐心。目前已有口服抗丙肝病毒药物,但纤维化及肝癌风险仍存,还是要加强随访及治疗。中西医结合积极抗肝纤维化抑制或逆转肝硬化的进展,可以发挥较好作用。
6、问:那么如何把治疗前移,让工作没这么被动呢?
答:这里就提到肝硬度的检测。利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硬度,具有无创、无痛、快速、安全、易学、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客观定量的特点。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病情评估是患者管理和治疗决定所必须的步骤,在基线,无创肝纤维化分期是重要环节。在疾病治疗期和随访期中,无创评估能够判断疾病进展情况,并间接评估治疗应答。达到抗病毒治疗标准的患者、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和停药随访患者,应该在治疗和随访期间接受疾病的监测,监测的频率为至少每年一次。及时发现,治疗前移,对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进展,减少肝癌的发生,能起到积极作用。
7、问:如何随访?
答:应强化随访观察,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定期检查,如果B超发现肝内新肿块,甲胎蛋白高或不高,肝癌排查新项目血浆凝血因子活性(PIVAK)如果升高,也要进一步增强CT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是否肝癌,即根据肿块大小、浸润范围、有无转移确定手术或内科保守及中药辅助治疗。有些只是肝硬化结节可以密切观察随访,控制肝硬化及肝纤维化发展,用些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扶正的中药调理预防。宁可耗费一些检查费,也不要错过早期发现小肝癌的时机。
8、问:如何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呢?
答:积极阻断母婴传播。女性乙肝患者尤其是育龄青年在妊娠期间一定要主动到乙肝妊娠门诊就诊。婴儿出生2-12小时接种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另侧接种乙肝疫苗。有些病毒很高的大三阳孕妇,在妊娠后3个月可服用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来增加阻断成功率,追求母婴零传播。
普通人群实行乙肝疫苗接种0、1、6方案,几支疫苗可以疫防一个大病,尤其有肝癌及肝硬化家族的成员更应该筛查,预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