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肝病界“沉默的杀手”?这种病虽然可怕却可治

文 / 浙江新闻
2018-06-21 08:12

2018-06-21 06:51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见习记者 黄慧仙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

谁是肝病界“沉默的杀手”?这种病虽然可怕却可治

说起肝病,第一个跳入诸君脑海的,恐怕非乙肝莫属。那么,你知道在肝病家族里,还有一位“沉默的杀手”,症状隐匿,很多人发现时已是肝硬化、肝癌……

这位“杀手”,便是丙肝。

6月20日,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发起的“‘上下求索、治愈丙肝’丙肝患者援助项目医学合作中心”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立。“浙江的丙肝发病率相对低发,如今大病医保纳入报销,项目提供援助,患者获得规范治疗,相信不久的将来将有望实现‘浙无丙肝’的目标。” 裘云庆说。

谁是肝病界“沉默的杀手”?这种病虽然可怕却可治

据悉,该中心是浙江省首个丙肝定点医学诊断、治疗和患者援助中心,项目今年计划覆盖全国4000名患者,援助1.2万瓶丙肝治疗药物。

丙肝可治愈 但目前去医院诊断的比例只有2%

目前,全国有1000万左右的丙肝患者,浙江每年新报告的丙型肝炎的患者有3000多例。

“相比乙肝在我国的知晓率,很多丙肝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仍较低,且丙肝的外在症状不明显,有着较强隐匿性,不少潜在的患者还没有得到治疗。”浙大一院副院长裘云庆说,感染丙肝病毒后,75%-80%的人会转为慢性肝炎,在肝脏纤维化后,他们的病情就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有研究显示,患者感染丙肝后20年,肝硬化发生率约为20%,之后失代偿性肝硬化年发生率为3-4%,肝细胞癌的年发生率2-4%,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谁是肝病界“沉默的杀手”?这种病虽然可怕却可治

值得一提的是,丙肝还有着一大与乙肝的明显不同之处:丙肝是可以治愈的。

2013年以来,创新口服丙肝直接抗病毒(DAA)药物在国外上市,使丙肝的治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2017年至今,中国相继批准上市了几个DAA药物,国内慢丙肝治疗水平正逐步赶上欧美水平。

然而,目前丙肝在医院的诊断率却并不高。

“通过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治愈率在95%以上,但大部分病人尚不知晓,去医院诊断的比例只有2%,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就更少了,不到1%的治疗率。”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主任医师说,本次在浙江落地的丙肝患者援助项目,除了能提升丙肝知晓率外,还为更多患有丙肝的低收入人群提供了治疗机会。

据了解,此次在浙大一院落地的丙肝患者援助项目中,丙型肝炎治疗药物索磷布韦片,已被纳入浙江大病医保,患者若符合申请条件可至少减免50%的治疗费。

记者了解到,有丙肝治疗援助需求的浙江大病医保参保患者在浙大一院就诊时,经项目医生评估,患者自愿提出申请,符合要求的患者便可获得24周疗程中的后12周的药物治疗。而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低保人员,经项目医院和项目医生确诊需要使用该项目提供的治疗方案的,在自愿提出申请后,可获得全部疗程所需的药物。

高风险人群应尽快进行丙型肝炎筛查

“我建议单位在每年安排体检时,可以将丙肝检查项目也排入其中,从而让感染者及时发现丙肝的存在,及早治疗。”裘云庆说,很多患者的感染其实发生在十年甚至更久之前,但正是因为没有筛查,不知道患病,到了肝硬化、出血才开始治疗,就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除了单位体检,个体平时也可以定期做一下丙肝筛查。

那么,到底哪些人群存在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呢?

盛吉芳说,首先是有输血或献血史者,特别是在1996年前接受过输血或有反复献血或有单采血浆史的人;第二是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其三是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筛查时需注意排除抗-HCV假阴性。

谁是肝病界“沉默的杀手”?这种病虽然可怕却可治

“另外,与他人共用注射器者,如吸毒患者;与HCV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包括夫妻、子女、父母及其他密切接触者,以及在不正规医院进行过牙科手术、肌肉或经脉注射、针灸的,在消毒不严的场所进行耳朵打孔、纹身美容、修脚等的人,都存在较高感染风险,应主动到医院筛查是否患丙型肝炎,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盛吉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