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肝病医生的手记》乙肝擅自停药,竟然引发了肝衰竭!

文 / 肝胆相照
2018-01-09 18:50

去年冬天,来了一个危重的病人。他姓桑,27岁,浙江人,跟哥哥、姐姐等全家人在北京做服装生意,算是一个小老板。他的妻子小徐,已经生育一个男孩,一岁多。虽然工作辛苦,但全家人相互照顾,生意也不错,称得上是勤劳幸福的一家人。

一年前,小桑因为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发现身上带有乙肝病毒,并出现一些症状。为此,医生给他开了一种叫恩替卡韦的药,让他一定要坚持服用。恩替卡韦片是专门治疗乙型肝炎的常用抗病毒药物,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转氨酶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乙肝病人。

服药后,小桑的病情明显好转。半年后复查,病毒复制指标DNA已转为阴性,肝功能也恢复正常。医生嘱咐他,必须坚持吃药。但小桑觉得,身体完全恢复,体检也都正常,吃不吃药已经关系不大。所以开始是间断性服药,后来干脆就一片也不吃了。

《一个肝病医生的手记》乙肝擅自停药,竟然引发了肝衰竭!

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自行停药四个多月后,突然出现乏力、尿黄、腹痛等症状。来医院一查,竟诊断为由乙肝病毒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住进医院后,病情继续恶化,很快出现昏迷、出血、肾功能衰竭等症状,一度徘徊在死亡边缘。他的姐姐、哥哥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而他的妻子小徐,则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无论如何,我要他活着,家里还有一岁多的孩子呢!”

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因其具有合成、解毒、代谢、分泌、生物转化以及免疫防御等功能,故又被称为“化工厂”。当受到诸如病毒、酒精、药物等各种因素的严重损害时,有的人会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上述功能发生严重障碍,进而出现以凝血功能下降和黄疸、昏迷、腹水等为主要表现,专业说法称之为肝衰竭,老百姓俗称“肝坏死”。

肝衰竭又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小桑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变化,所以属于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是一类病死率很高、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肝脏疾病,也是对临床医师最具挑战的疾病之一。常可发生多器官衰竭、肝性脑病、脑水肿、继发感染、出血,以及各种肾脏和代谢的并发症。因此对肝衰竭的早期识别、正确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在我国,约有90%的肝衰竭,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等均可引起肝衰竭。大量饮酒,吃了肝毒性药物、肝脏手术后也可能会出现肝衰竭。

对于肝衰竭的治疗,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内科综合治疗。包括严格卧床休息、保肝、对因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的治疗。

二是人工肝支持治疗。种类很多,目前最为常用的是血浆置换。其原理是通过将肝衰竭患者血浆与新鲜血浆进行置换,达到清除有害物质,补充机体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的作用,暂时替代衰竭肝脏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

三是肝移植治疗。顾名思义,是通过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到患者体内,替换原来有病的肝脏。

入院后经数次跟患者家属沟通,并明确提出,小桑属于中、晚期肝衰竭,病情危重,随时可能死亡。如果经过积极内科和人工肝治疗后,仍不见好转,唯一能救命的办法,就是肝移植。只是肝移植的费用太高,不知这一家人经济状况能否承受。

这时候,他的姐姐率先表态:我的弟弟只有27岁,就是倾家荡产卖房子,也要给他治病。接着,哥哥、嫂子、姐夫也都表示,不管肝移植需要多少钱,我们都要做。我们出来做生意,不就是为了亲人们健康幸福吗?现在弟弟有病,就是全家最大的事。存款不够,就卖房子,还不够,就找朋友借。无论如何,都得让弟弟活着。小桑的爱人小徐,则在一旁流眼泪。

一个人在患了重病的时候,是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最考验亲情和友情的时候。小桑亲人们情真意切、不离不弃的态度,令医护人员非常感动。后来,经过内科及人工肝治疗,小桑闯过了难关。住院两个月后,身体顺利恢复。虽然遗留有轻度到中度肝纤维化,但对他以后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出院那天,小桑一直在重复着一句话:“回家以后,我一定按时吃药,坚持吃药。不为自己,也为老婆和孩子,为我的亲人们。”他的妻子小徐则在一边说:“今后什么重活你都不要干,咱家的生意,也主要由我来做。你把身体养好,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看着一家人幸福快乐的背影,在场的医生和护士们,也都露出灿烂的笑容。

小桑是幸运的,小桑的亲人们也是幸运的。

本文转载自首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段钟平教授编著的《一个肝病医生的手记》,“肝胆相照”平台获得独家转载权,更多肝胆资讯,免费咨询医生,请关注“肝胆相照公益行动”微信公众号或下载“肝胆相照”患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