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黄染,是肝病上身?这种情况是胆管癌
在人们的印象中,黄疸、厌油腻、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多和“肝炎”有关系。出现黄疸一定是得了肝炎吗?其实,还有一种隐身于肝脏中的胆管癌也会如此。
胆管癌比胰腺癌还要凶险,被称之为“癌王”。专家建议,如果出现了黄疸、上腹疼痛、胃口差等症,除了要做肝功能检查,最好还要做下腹部B超和CT检查。
超九成患者因出现黄疸而就诊
在门诊中,有超九成患者是因为出现黄疸而就诊的,作为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胆管结石、肝吸虫及丙肝病毒感染都是胆管癌的诱因,如一些地区的人好吃生鱼,潜藏于淡水生鱼的肝吸虫,在没得到高温煮透后被人食用,会引发肝吸虫病,最终导致胆管癌。
此病早期,患者可能并无明显症状,到了中晚期可能会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黄疸、胃口差等,且该病极容易和肝炎混淆,早期诊断较困难。
胆管癌患者出现黄疸一般多呈逐步加深,同时皮肤瘙痒、小便像浓茶、大便呈现陶土色等也会伴随而来。专家指出,胆管癌要早发现早治疗,不然拖到晚期就迟了。
预防胆管癌,要从胆结石开始
关于胆管癌的预防,应该从预防胆结石开始。超过5~10年的胆道结石患者,应定期做检查。
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肥胖、高龄、多生育的女性,如果胆结石反复发作致使胆道反复感染、出现炎症、黄疸等症,很容易诱发胆管癌。
胆结石,一般在40岁以上,生子女多的肥胖妇女中多发。这是因为女性激素的分泌会受到生育的改变,在40岁以后,女性会逐渐进入到人生的另一个生理阶段,女性激素的分泌也会较之前有所变化。胆囊的正常活动会受女性激素影响,进而女性胆囊的排空收缩能力会差于男性。女性激素分泌的多少影响胆汁的成分,如果肝脏分泌的胆汁酸减少,形成结石的可能性会更大。
所以,40岁以上的肥胖妇女,在平时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饮食结构,还要制定适度的运动计划,这样患上胆管癌的几率会相应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