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测血压,你需要掌握这几点

文 / 苏博医学
2017-07-21 18:04

长期高血压患者学会如何在家准确测量血压很重要。掌握真实的血压值对医生指导降压有决定性帮助。

但由于血压受身体、环境影响很大,导致测量结果也会出现偏差。因此,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才能提升血压监测的准确度。

选电子血压计

对非专业人员而言,操作水银血压计的难度较大。家庭自测血压,选择质量有保障的电子血压计就可以了。

△戳图片即可购买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电子血压计也要每年校准一次。

医用水银柱式血压计用于判别电子血压计是否准确的操作步骤如下:先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休息3分钟后,用电子血压计测量第2次。然后再休息3分钟,再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第3次。取第1次和第3次测量的平均值,与第2次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值相比,其差值一般应小于5毫米汞柱。

测量前的准备

  • 测量前须在安静环境下坐位休息5~10分钟

  • 测量前30分钟不能喝咖啡、饮酒、吸烟或运动

  • 高血压病人也不要因测量血压而耽误吃药

  • 测量前避免测量时情绪紧张,身心放松,呼吸、心率平稳

测量姿势

测量者取平卧或坐位。选择坐位测量,测量者应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两腿落地放松。测量时肘关节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上臂伸直略外展。测量时背部和双足都有稳定支撑 。

测量血压该用哪只胳膊,没有特殊要求。左右手臂都可以,方便就好,注意每次都应测量同一边,这样才具有可比性。

两只胳膊的血压常常有小幅差异,只要在 20 mmHg内都算正常。如果差异过大,应咨询医生。

测量时间

血压在一天之中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身体状况下,血压是有波动起伏的。

最典型的波动规律是「双峰一谷」——白天时血压处于「高位」,到晚上 8点左右逐渐下降,在凌晨 2~3点达到「低谷」,而在起床后又开始急速上升,在上午 8~9点达到一天内的最高峰,称为「晨峰」。

初始阶段连续测量7天:

  • 每天早上6点~9点测量一次,每次3遍,取其平均值;

  • 下午18点~21点之间测量一次,每次3遍,取其平均值;

  • 计算时排除第一天血压值,仅计算后6天血压平均值,即记录12个读数,取其平均值。

治疗阶段根据第1周自测血压值指导药物治疗。如改变治疗,则自测血压2周,用2周血压平均值评估疗效。

随访阶段如高血压得到控制,建议每周自测血压一次,如血压未控制,或血压波动较大,或患者依从性差,则建议增加自测血压频率,如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或每周自测几次。

数据记录

治疗高血压除了用药外,关键还在于坚持每天进行血压测量和记录,打个比方,血压就好比人的体重,不上称你永远不知道今天和昨天比自己胖了或瘦了,当等到某一天看得出胖了时,那肯定是比之前至少胖了10斤以上了。所以,想要控制血压,就要像减肥一样,需要坚持测量和记录。

记录血压关键需要关注哪些数据:

1.血压数值:完整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并以“收缩压/舒张压”的形式记录下;

2.当时的脉搏:也就是心跳,心跳的快慢和血压息息相关;

3.测量血压的日期和具体时间:具体的时间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当时血压应该比正常高点还是低一些;

4.有无服药以及服药剂量:有无服药,也会对血压造成一定的影响,记录下这一点,会便于医生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