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用药,掌握5个原则
1、单纯收缩压增高:我国人群统计,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21.5%,占老年高血压总人数的53.21%。而收缩压增高,明显增加脑卒中、冠心病和终末肾病的风险。
2、血压波动大:由于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老年人全天血压波动大,非杓型血压的发生率可高达69%,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更多见。而异常的血压波动与靶器官结构和功能损害、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密切相关。
3、合并多种相关疾病:老年高血压患者通常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使得药物选择和血压的控制难度增加。

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误区
1、利尿剂未得到足够重视:噻嗪类利尿剂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已超过半个世纪,是国内外高血压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用药,但有研究表明,在实际应用中,其使用频率远低于国内外多个研究,与指南要求差距较大2。那么我们真的了解利尿剂的临床获益吗?小剂量利尿剂不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对12550名45-64岁无糖尿病的患者观察6年。
2、单片复方制剂应用不足:
老年高血压治疗原则
11、低剂量初始治疗时通常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2、尽可能使用1次/d、24小时持续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
3、早期联合治疗,优先单片复方制剂,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4、不推荐衰弱老年人和≥80岁高龄老年人初始联合治疗;
5、个体化原则:以下药物均可作为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的初始用药或长期维持用药。

复方制剂的优选:长效ARB+氢氯噻嗪
ARB+氢氯噻嗪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联合,尤其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中该类药物很多,基层该如何选择?结合老年高血压血压波动大、合并症多的特点,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点:
1、平稳达标:尽可能使用1次/d、24小时持续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有效控制夜间和清晨血压。
不同的ARB和AT1受体结合能力及药物半衰期不同,降压谷峰比值也有所不同。替米沙坦与AT1受体结合时间更长,血浆半衰期24小时,有更好的降压谷峰比,从而提供了比其他ARB更好、更持久的血压控制8

2、额外的靶器官保护:
替米沙坦有“降低心血管风险”适应症,心血管保护明确。

3、耐受性好:
国外的一项研究10,7个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相关的荟萃分析发现,与安慰剂相比,替米沙坦氢氯噻嗪40mg/12.5mg和80mg/25mg头晕发生率一般相似或较低,老年人群耐受性良好。该研究还指出,“替米沙坦肾脏排泄极少,肾病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与氯沙坦和厄贝沙坦不同,替米沙坦不被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从而降低了细胞色素P450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在高龄高血压患者中,肾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增加,并且通常使用多种药物,这些特性是有益的。”

结语:老年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老年高血压由于收缩压高、血压波动大、合并症多等特点,其治疗策略与一般人群显著不同。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的复方制剂,由于其24小时长效、靶器官保护明确、老年人耐受性良好的特点,是临床尤其是基层中高血压控制的优选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2019.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18(2):81-106.
[2]从最新中国高血压指南分析门诊用药规范性.天津医药.2014,42(5):498-501.
[3]HYPERTENSION AND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AS RISK FACTORS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N Engl J Med. 2000 Mar 30;342(13):905-12.
[4]Health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Antihypertensive Therapies Used as First-Line Agents. JAMA. 2003 May 21;289(19):2534-44.
[5]201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1):1-44.
[6]120例基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3):58-59.
[7]单片复方制剂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优势.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7,.38(5):234-240.
[8]Telmisartan: a Different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 Protecting a Different Population?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2009,37: 1662-1679.
[9]Telmisartan Improves Insulin Resistance: A Meta-Analysis.American Journal of Therapeutics,2018,0:1-10.
[10]Telmisartan/Hydrochlorothiazide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 Pooled Analysis in Older and Younger Patients.The 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2013,15:380-388.
王建飞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心内科 主任医师
毕业于解放军医学院(301医院),心血管内科博士学位
安徽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 ,安徽省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
撰写并在重点核心期刊发表综述和论著2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及市级课题研究,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