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低血压与术后认知受损的关系之五:心脏手术中卒中相关的低血压阈值的界定
卒中是心脏手术患者发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目前对术后卒中的病理生理学缺乏明确的认识,在患者行心脏手术接受体外循环(CPB)前、中、后发生低血压与术后发生卒中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CPB期间也没有指南指导平均动脉压(MAP)的维持水平,因此,辨别围术期卒中风险的危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来自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心脏研究所的Louise Y Sun对2009年1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在渥太华大学心脏研究所接受心脏手术行CPB的7457名成年患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评估术中低血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术后卒中之间的关系。本文于2018年9月发表在Anesthesiology杂志上。
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渥太华大学心脏研究所围手术期数据库,包含患者人口统计、共病、术中管理和血流动力学、术后干预和住院结果。回顾性队列研究对2009年1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在三级中心接受心脏手术需要CPB的成年患者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是术后缺血性卒中(指术前不存在的新的局灶性或全局性脑血管源性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持续24小时或更长的时间)。由于CPB前、中、后存在生理差异,因此术中低血压定义为在CPB前、中、后MAP分别小于55、55-64、65-74mmHg的时间。卒中和低血压之间的关系采用有倾向评分校正的Logistic回归进行检查。
结果
在纳入分析的7457例患者中,有111例(1.4%)患者术后确诊为卒中。表1总结了卒中患者和非卒中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围手术期特征。卒中患者多为老年人和女性;既往有高血压、颈动脉或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活动性心内膜炎或术前心源性休克;再次接受手术、紧急手术或更复杂的手术(即CABG/瓣膜联合手术);CPB持续时间较长,最低CPB红细胞压积< 0.22,或术后新发房颤。
表1.术后卒中患者和非卒中患者的特点
*低血压发作时间超过卒中患者平均低血压持续时间的患者。CPB = 体外循环;MAP =平均动脉压
表3描述了在CPB前、中、后,卒中与各种低血压阈值之间的关联。CPB期间,卒中与持续较长时间的低血压有关,CPB MAP小于55mmHg每增加10min,卒中几率增加16%(校正后的OR=1.16;95% CI,1.08-1.23),MAP在55-64mmHg之间每增加10分钟,卒中几率增加13%(校正后的OR=1.13;95% CI,1.05-1.21)。
表3.术中低血压不同阈值和持续时间的倾向校正卒中比值比
每10分钟低血压校正OR (95% CI)
55–640.99 (0.87–1.13)0.841.04 (0.86–1.27)0.68
65–740.92 (0.83–1.03)0.160.95 (0.81–1.10)0.48
55–641.13 (1.05–1.21)*†0.0011.10 (1.01–1.21)*†0.03
65–741.05 (0.96–1.14)0.281.08 (1.01–1.16)*†0.03
55–641.08 (0.99–1.17)0.071.08 (0.97–1.21)0.21
65–741.02 (0.93–1.12)0.701.08 (0.99–1.18)0.07
*具有临床意义的关联;†具有统计意义的关联
CPB =体外循环;MAP =平均动脉压;OR =比值比
除术中低血压外,其他卒中危险因素见表4。CPB前MAP小于55mmHg对卒中的影响因复杂手术(冠脉搭桥和瓣膜联合)和术后新发房颤而几率增大。
表4. 卒中的多变量预测因素
*具有临床意义的关联;†具有统计意义的关联
CABG =冠状动脉搭桥术;CPB =体外循环;GFR =使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LVEF =左心室射血分数;MAP =平均动脉压;OR =比值比;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表5显示了CPB前、中、后总的低血压持续时间以及CPB前后合并低血压持续时间与卒中之间的关系。MAP小于64mmHg超过10min与卒中相关。
表5. 不同阈值下合并低血压持续时间的倾向校正后卒中比值比
*具有临床意义的关联;†具有统计意义的关联
CPB =体外循环;MAP =平均动脉压;OR =比值比
CPB前MAP的小幅降低(小于10%)似乎具有保护作用,而CPB期间MAP阈值低于诱导前与卒中相关,见表6。
表6. 相对于不同阈值和术中低血压持续时间的卒中倾向校正后的比值比
*具有临床意义的关联;†具有统计意义的关联
CPB =体外循环;OR =比值比
醉翁之艺 点评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数据分析发现,在CPB中,术中MAP低于64 mmHg超过10分钟时,围手术期卒中风险有所增加。尽管目前的研究是一项单中心研究,需要进一步更广泛的研究来确认结果的普适性,但不可否认,术中MAP水平可能是影响术后是否发生卒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术中对MAP的调控可成为一个血流动力学治疗靶点,为今后CPB的血流动力学目标导向治疗的前瞻性研究提供依据,更为制定减少术后卒中发生率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关于MAP和卒中之间的机制探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卒中是直接由低血压引起的,还是通过低心输出量、低血容量和血管升压药物的使用间接引起的。这些复杂的情况需要在多重测试的背景下进行解释。(刘婷,庄蕾)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