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并非毫无益处,关键是……丨ACC.21

文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2021-05-20 00:25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酒精的作用机制和其对压力的影响有关吗?
酒在中国人的心里有着超乎其它饮料的独特地位,甚至被赋予了崇高的意义。“一杯玉液汾,半部全唐诗”,可想而知国人对酒的热爱程度。 酒文化贯穿整个中华文明,但是既往有发表于《柳叶刀》的相关研究表明,任何剂量的酒精对人体都有害,这让许多人不愿意相信。

图1 酒精与心血管疾病呈J形关系 研究表明,酒精与心血管疾病(CVD)呈J形关系,即适量饮酒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过量饮酒对身体有害。原因可能是酒精会对凝血因子和血脂有益,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可以充分解释适度饮酒的益处。 另一种可能的原因则是酒精对大脑有急性抗压作用,通过一些机制减轻压力相关神经元的活性,但酒精对压力的慢性神经生物学影响还不确定。 那么酒精的作用机制和其对压力的影响有关吗?对此,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21)上分享了一项研究:酒精对心血管健康是有益的,并且可以通过调节与压力相关的大脑活动来介导。 研究设计 研究假设适量饮酒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下降相关,且由于适量饮酒会长期降低压力相关的神经活性,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适量饮酒降低MACE风险。 研究检索到MGB生物库中的118871例患者,排除其中65807例没有健康调查的患者,以及52312例没有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大脑成像的患者,最终纳入752个患者。图2 入组流程患者按照酒精摄入量分为低度(<1杯/周,45%),适度(1-14杯/周,51%)和过度(>14杯/周,4%)三组,并进行氟代脱氧葡萄糖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FDG PET/CT)脑部造影,测量压力相关神经活性。表1 参与者的临床特征

研究结果 在50559名参与者中,有6648名(13.1%)出现MACE。研究结果显示,适度饮酒会降低MACE发生风险(p<0.0001,杏仁核糖蛋白降低)。

图3 饮酒量与一生中发生MACE的比例

且适度饮酒也会降低压力相关神经活性(杏仁核/前额叶活性)。

图4 饮酒量与压力相关神经活性以上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饮酒对MACE的益处,压力相关神经活性起到显著的介导作用。研究结论
  • 适度饮酒与MACE降低与压力相关神经活性下降有关

  • 从适度饮酒到降低MACE风险的过程为:


    适度饮酒→压力相关神经活性下降→MACE风险下降

图5 适度饮酒降低MACE风险
尽管如此,酒精并不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治疗选择。众所周知,过量的酒精摄入是有害的,而即使是适量的酒精摄入也会增加患癌症和其它疾病的风险。因此临床需要新型的、靶向适量饮酒降低MACE风险这一通路的疗法,使压力相关神经活性的下降达到与适量饮酒类似的效果,但具有较低的毒性。 作者延展:高血压患者如何饮酒?

酒精具有软化血管的作用,而高血压患者一般血管都存在硬化、老化的问题,因此适量饮酒有一定好处。

问题在于患者难以控制饮酒量,加上我国的劝酒文化,导致许多高血压患者在酒桌上出现了危险。

因此,高血压患者最好不喝酒,如果避免不了,也要选择低度数的酒,适量饮用,避免给血管造成更多损伤。此外,中度以上饮酒,即每天摄入乙醇达到60克,也是引发高血压的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每天的乙醇摄入量不能超过24克,具体计算方式:乙醇量(克)=饮酒量(毫升)×乙醇含量(%)×0.8。

2021年5月15日-17日,

第70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21)

于线上召开。

又快又准,

直击ACC.21会议内容,

“ACC会议最前线”专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