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万人大数据:年纪轻轻就血压高,为啥不治疗?

文 / 医学界
2021-01-06 18:48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压力太大了

“(曾)有医生告诉我,如果不当科主任,可能会晚十年得高血压。工作压力大,或引发其高血压提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预防医学处处长李静告诉“医学界”,血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往往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但如今,被视为“老年病”的高血压,似乎在不断年轻化。

李静教授团队针对中青年群体高血压的研究结果于12月初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Network Open,是基于China PEACE百万人群项目。结果显示,在中国35-49岁人群中,约1/4(26.2%)患有不同类型的高血压,7%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是指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根据《中国高血压管理指南》,这是高血压的一种亚型。

李静教授告诉“医学界”,最新研究结果“在意料之中”。它描绘出我国中青年人不容乐高的血压现状。

图片来源于JAMA Network Open

1/4年轻人有高血压,和慢性病关系密切

China PEACE是一组系列研究项目的缩写,全名是“中国以患者为中心的心血管事件评估”(China Patient-centered Evaluative Assessment of Cardiac Events)。最早一项研究开始于2012年,研究者们曾深入研究中国急性心肌梗死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和结局,回顾中成药在我国西医医院心衰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中国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知晓率和控制情况,评估各亚群间的差异等。

本文开篇所述最新研究依托China PEACE百万人群项目,开始于2014年,已纳入中国内地超过300万成年人(35-75岁)。其中包括898929名中青年人(35-49岁),平均年龄为43.8岁,61.0%为女性,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

研究人员分析大量信息,包括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水平、目前吸烟和饮酒状况、糖尿病和既往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或中风),及是否使用降压、降糖、降脂和抗血小板药物等。

统计发现,26.2%的受试者患有高血压,平均年龄为45岁。7%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肥胖者、饮酒者和糖尿病患者患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风险明显增加,这与整体高血压的认识一致,也和在整体人群中的发现一致。中青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高血压非常关键。

高血压发生越早,全因死亡风险越高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建议,18岁及以上成年人应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

但从前述研究看,与发生率高相反的是,我国中青年人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控制率,都很低。86.7%的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未接受治疗。在这些“异常但不治”的人中,93.2%是因为“不知道”。这比全国高血压患者44.7%的知晓率还低。

李静教授告诉“医学界”,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高血压的隐匿性。“大多数血压是一点点升高,人体会耐受这些微变化。就像孩子实际在长高,但天天看着似乎不觉得在长个儿。多数人只有当血压突然升高出现头痛、心悸、全身不适等症状,或者高血压已经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时,才会就医。”

高血压的发现并不复杂,用血压计就能做到。入职体检、年度体检都有助于发现。李静教授回忆,自己有个同事也是在体检时,被发现高血压。不检查,就不会发现,亦无法有效控制。“年纪轻轻就高血压,靶器官受损的启动时间就早了。不及早干预,后期出现严重损害的几率会更高。”李静教授说,这或将导致一系列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导致中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肾功能衰竭等多种致残、致死性疾病。

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估计,中国因高收缩压(≥110-115 mmHg)死亡的人数居全球首位。而2020年6月,《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表中国学者论文显示,从风险来看,高血压发病早,与心血管和全因死亡风险上升相对最高有关。同期配发的社论表示,现行高血压治疗指南,还没有强调发病年龄与预后的关系,也没有重视年轻患者的治疗达标率。在未来的指南调整中,应该重视这些风险更高的患者。

控制血压,牢记两句话

“为什么中青年血压高了?”被问及此,李静教授称,或源于压力大、精神紧张。

压力过大会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这会引起血管收缩,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荷,从而诱发高血压。

而从预防看,无论年龄,都适用“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规律作息有助血压平稳。偶尔加个班、赶个任务,没问题。但尽量不要日常性缺觉少眠、昼夜颠倒。

“我们要做的是避免靶器官出现不可逆病理改变。损伤是10年、20年、30年积累下来的。血压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能一直不发生不可逆损害。”李静教授指出,未来会进行更多研究,以对年轻个体进行更好的循证指导,减少血压升高带来的危害。

受访专家

李静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预防医学处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应用型研究,致力于改善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主要研究方向是降压调脂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和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评价与改善研究。

资料来源:
1.Assessment of Prevalence, Awaren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Among Younger and Middle-Aged Adults in China. JAMA Netw Open. 2020; 3(12): e209743.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3.Effect of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N Engl J Med 2019; 381:243-251. DOI: 10.1056/NEJMoa18031804.Association of Age of Onset of Hypertens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Mortality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20, 75(23): 2921.

审稿: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责编: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