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管理,我们是否需要一部全球指南?| GW-ICC 2020

文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2020-10-21 20:25

看刘靖教授为你解读《ISH 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

尽管采取了不少措施,全球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还在不断上升,由此带来的致残、致死事件的不利影响也仍在不断加深。据2010年数据统计,当前全球约有13.9亿高血压患者,其中低收入国家(LMIC)患者10亿,而高收入国家(HIC)患者超3亿。

为了“改善血压升高带来的全球负担”,今年5月国际高血压学会(ISH)颁布了《ISH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这是继1999年和2003年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发布高血压指南以来,ISH首次独立发布国际高血压指南。

那么,这样的模式是否真的具有全球指导意义?高血压管理,我们是否需要一部全球指南?在10月19日的长城心脏病学会议(GW-ICC 2020)、亚洲心脏学会大会(AHS 2020)高血压论坛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刘靖教授分享了他的看法。

指南那么多,

我们能从ISH指南中学习什么?

近年来高血压领域颁布了数部指南,包括美国、欧洲、中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更新了高血压指南。然而在高血压负担更重的LMIC地区,比如非洲,只有25%的国家有自己的高血压指南,其余大部分参考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指南。但由于资源匮乏,这些低收入国家既没有训练有素的卫生保健人员,农村诊所也没有牢靠的电力供应,更不用说基本的诊室血压设备,指南推广困难重重。

表1.近期国际指南一览

而作为旨在为全球高血压提供实践指南的ISH指南,它关注到了不同国家地区的资源状况,参照近期相关指南,凝练了有循证支持的具体内容,并以实用的形式制定了基本标准和最佳标准两种管理标准,以便在资源匮乏或资源充足的情况下,临床医护人员和社区健康工作者也能采用。因此尽管我们有2018版最新高血压指南,但这份ISH指南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高血压定义分级简化

ISH指南将血压分为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 并依据分类情况给与相关建议或治疗,便于临床医生的操作。

正常高值血压患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改善血压情况;如果生活干预不能改善,可以选择药物治疗。

确认为高血压的患者(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则需要进行恰当的药物治疗。

表2.基于诊室血压的高血压分类

2重视血压测量的标准化

科学、准确地测量血压是后续诊断、治疗的前提。ISH指南中对于血压测量的最佳标准为:

初步评估:

  • 测量双臂血压,如果双臂血压差值>10mmHg,请使用血压值较高的手臂进行测量。如果双手臂血压差值>20mmHg,请考虑进一步检查。

站立位血压:

  • 如果有症状提示治疗中的患者有体位性低血压,应测量站立位血压;


  • 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初次就诊时也应测量站立位血压。

无人看管的诊室血压:

  • 能提供更标准的评估,但比一般诊室血压测量值更低,对应的高血压诊断的阈值仍不确定;


  • 对于大多数治疗决策仍然需要通过诊室外血压来再次确认。

图1 如何测量血压

3关注细节

ISH指南也特别关注细节问题。有些药物或物质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或者在某些患者中可能会拮抗高血压治疗的降压作用。

比如某些患者正在使用的口服避孕药,以及在亚洲或非洲常被广泛使用麻黄、甘草、人参等草药。对所有患者(确诊高血压和有高血压风险)都需要筛查可能加剧血压升高或干扰降压药降压作用的物质。

表3 加重和诱发高血压的因素

在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中,除了日常的戒烟、规律锻炼(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阻力锻炼30min/天,5~7/周或高强度间歇训练),指南中也更加强调了减轻压力,减少空气污染及冷空气暴露的重要性。

此外,在这一份全球化的指南中也更关注不同种族与高血压的关系。

比如在非裔人群中,高血压及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损害(HMOD)发病年龄更早,而且难治性及夜间高血压的情况较为普遍,合并慢性肾脏病、中风、心衰以及死亡的风险都相比其他人群更高。而在生理层面,RAAS系统在非裔人群中相对不活跃,但盐敏感问题更突出。

而东亚高血压患者对盐敏感,并伴有轻度肥胖可能性更大。与西方人相比,东亚人更容易患脑卒中(特别是出血性脑卒中)和非缺血性心力衰竭。与欧洲人相比,清晨高血压和夜间高血压在亚洲也更为常见。南亚人口特别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疾病,包括CAD和2型糖尿病。

这些问题都提示我们,在不同的人中,需要给予针对性的血压处理策略。

4评估、治疗、管理流程化

图2 ISH指南:高血压管理一览表

在ISH指南的整个高血压管理过程中都制定了“双重”标准,无论是基本标准还是最佳标准都做了流程化的图表,便于临床参考使用。而且这些流程都非常简化,清晰易懂,值得我们在未来的指南修订中借鉴学习。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资源差异显著,未来是否引入“双重”标准也值得探讨!对此,原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在会后的总结点评中也表示赞同。当前全国有2.7亿高血压患者,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需要分别下降到209.7/10万及以下和190.7/10万及以下;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不低于55%和65%;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不低于60%和70%;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持续提高。如何达到规划目标?ISH指南中“双重”标准、简化流程、关注细节等特点都值得我们参考!

参考文献:

[1].Huang W, Wang L, Li J, et al. Short-Term Blood Pressure Responses to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Exposures at the Extremes of Global Air Pollution Concentrations. Am J Hypertens.2018;31(5): 5 90–599.

[2]. Baccarelli A, Barretta F, Dou C, et al. Effects of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on blood pressure in a highly exposed population in Beijing, China: a repeated-measure study. Environ Health. 2011;10:108.

[3]. Guan T, Xue T, Wang X, et al. Geographic variations in the blood pressure responses to short-term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exposure in China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r 17]. Sci Total Environ. 2020;722:137842.

专家简介

刘靖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高血压专业负责人,研究生导师。现为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高血压委员会、欧洲高血压学会(ESH)血压监测工作组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CSC)预防管理学组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CHL)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学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代谢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审核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刘靖教授

本文整理:火锅

责任编辑:董小雯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