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为什么有的好控制,有的总居高不下?医生2个举例讲出真相

文 / 李药师谈健康
2020-01-10 16:23

同样是高血压,为什么有的人吃点药,甚至没吃药,通过生活调理就把血压控制下来了,而有的人却吃几种药,血压仍然居高不下?这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出现这样的情况,会有多种可能,一种可能是高血压的情况本就不同,采用同样的控制方法,当然就会得到不同的血压控制结果,另一种情况就是对于高血压的控制,不同的人重视程度不同,表面上看起来有的人血压控制良好,有的人血压控制不住,却忽略了血压控制背后的一些个体差异因素。

这么说好像太晦涩了,具体举两个例子来为大家说明吧。

举例1,不同的高血压情况,血压控制难度不同

老王和老李是一对多年的好朋友,曾经一起上学,一起参加工作,一起退休,现在一起都出现了血压升高的问题,同样是高血压,老王根据医嘱,服用了一种降压药,血压就稳稳的降到了120/80左右的水平,而老李没去看医生,选了和老王一样的降压药,吃了一个月,血压却仍然居高不下,后来没办法去找医生,医生又给加了一种降压药,降压效果却仍然不理想,还是没法把血压控制下来。后来经过排查,原来老李除了血压高以外,还又原发性的醛固酮增多的问题,检查发现有肾素低,醛固酮升高的情况,而之所以醛固酮升高,是因为肾上腺上有一个良性的小肿瘤,通过手术切除小肿瘤后,老李的肾素和醛固酮水平都恢复了正常,血压自然也就降下来了,如果不积极的排查原因,可能老李即使吃三种降压药,血压也还是不容易降下来。

对于高血压难以控制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排查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由于相关疾病、药物的影响,都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而且难以控制下来,这种情况下,排除了引发高血压的继发性因素,才能够更好的控制好血压问题。

举例2,高血压控制难易不同,有时应考虑个体差异因素

不同的个体,本来就千差万别,有些中青年朋友,有了轻度高血压问题,通过生活上加强控制,就能把血压降下去,而有些病程较长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除了做好生活控制以外,往往还需要加上长期服用降压药才能控制好血压,这就属于个体体质的差异。

除了个体体质的差异,更多的血压控制的难易,还取决于个人的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和个人的自律情况。再来举一个高血压控制难易控制不同的例子,两位同样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同样也都需要服药控制血压,但其中一位朋友,在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的同时,在生活中还注意低盐饮食,加强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平和乐观心态,戒烟限酒,于是血压一直控制的不错,而另一个高血压患者,药不经常吃,想起来就吃一次,日常生活中也不注意,吃饭重口味,平常也不运动,体重严重超标,还经常熬夜,吸烟喝酒也不改,这种情况下,表面上看起来是第一位朋友的血压很容易控制,而第二位朋友的血压总是上蹿下跳,但实际上这只是表象,实际的情况是,第一位朋友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为了控制好血压水平,在生活上严格自律,在用药上严遵医嘱,而第二位朋友并没有好好用药,同时生活上也没有注意调理干预,当然血压控制效果上,就要大打折扣了。

很多时候,所谓的血压好降,还是不好降,都只是表面现象,对于一般的原发性的高血压患者,通过在生活上严格自律,做好高血压生活调理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用药,血压水平都是能够得到良好控制的,如果你又想血压控制的好,又不想受到任何束缚,饮食生活上随心所欲,也不能控制自己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对于吃药控制,也并不能好的坚持用药,这样的血压控制,自然就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