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长期服药人群,吃药后千万别做这件事

文 / 同心管家APP
2019-12-16 16:33

首先播报2条事故信息

■ 2019年10月24日,陕西省宝鸡市。一名女司机在行车过程中突然车辆失控撞向隔离护栏。

■ 2019年8月26日,在南京江宁区天印大道文靖路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小型货车偏离路线后,撞在了路旁的花坛上。

上面这两起交通事故,您可能觉得司机是不是疲劳驾驶或喝酒了?

交警在处理中对司机进行酒精含量测试,显示0mg/100ml,排除了酒驾嫌疑。进一步核实发现:这两起事故中的司机并非酒驾,而是“药驾”。吃药后开车出门,出现头晕、困倦等反应,酿成了车祸。

这“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大家都懂,难道吃药后也不能开车?

交警提醒,虽然吃药开车不属于交通违法行为,但吃了某些药物后会出现困倦、嗜睡、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这时开车很容易酿成事故。这种情况就属于“药驾”,希望让身边开车的朋友都要了解,特别是长期服药人群!

“药驾”危险不逊酒驾

一份有关在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药情况的调查表明:在用药后驾车的人群中,药后驾车事故率达到97%。因吃药后开车导致的事故,在新闻报道中也屡见不鲜。

你知道吗?长期服药的心血管病患者是“药驾”高发人群!

绝大部分心血管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部分药物就会引起困倦、嗜睡、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的不良反应,所以心血管病患者要格外的小心。

哪些心血管药物服用后不宜开车?

降血压的药物:

抗心绞痛的药物:

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我们上面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心血管方面药物,以及它们的不良反应,看后大家应该清楚为何服用这些药物后不适合开车了。

其实还有一些常用药物,如感冒药、镇痛药、抗过敏药等,服用后都有嗜睡、精神萎靡的反应,因此大家服药前需要看一下药物说明书中【不良反应】一栏,如果明确写有服药后不宜进行驾驶等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服药后就不要开车了。

如何杜绝“药驾”,安全行驶?

首先,看病时主动咨询医生或药师,看是否让医生开一些不会影响驾驶的药物。

其次,一定要看药物说明书,特别是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等,了解清楚。

再者,不可超剂量用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三:用药剂量不当、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

服用“药驾”药品后,多久可以开车?

口服涉及“药驾”的药品后,在6—7小时内尽量不要开车。不要勉强开车,最好还是打车或者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若需要开车出门,等药效消除得差不多后,或药物已经过了血液浓度峰值的时间,再开车上路。

扩展阅读:

开车是一件相当费神的事情,开车时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尤其在高速公路上,持续紧张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上升,血管痉挛收缩,血流减少而加剧心肌缺血缺氧。如果遇到堵车,人的情绪很容易烦躁,由此引发心跳加速,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心脏工作负担加重。

因此,心血管患者还应注意驾车时的心态以及驾车时间的控制。做到少开长途车,尽量缩短连续驾驶时间,每隔两三个小时至少休息10—15分钟。在路况差、路面拥堵时要避免发火,可以唱唱歌、听听舒缓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