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高尿酸互为因果,氯沙坦不仅降血压,还降尿酸,保护心肾
1.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由于尿酸盐结晶对动脉壁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可促进动脉硬化形成,增加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
因此,临床上对于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同时进行控制高血压及高尿酸血症对于心脑血管事件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2.氯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具有降低尿酸的作用
氯沙坦和厄贝沙坦均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现已知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是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所介导的,该受体有两种亚型,AT1和AT2,而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是由AT1受体所介导。AT1受体在体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心脏、血管、肾上腺皮质、肾脏以及心血管运动中枢、口渴中枢、垂体等。因而血管紧张素Ⅱ在维持心脏、血管、肾脏等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氯沙坦和厄贝沙坦这一类药物,是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之后又一作用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抗高血压药物。在高血压治疗领域该类药物越来越引起重视。文献报道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血尿酸。
3.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脏缺血、缺氧、乳酸生成增多,从而竞争性抑制尿酸排泄而造成高尿酸血症。约有25%~30%的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Ⅱ不论源于何处,均通过与血管紧张素Ⅱ的AT1亚型受体结合而引起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并引起醛固酮分泌、水钠潴留、交感神经激活及平滑肌细胞增生等作用。
大量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尿酸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可能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 一方面,高血压引起微血管病变导致组织缺氧,乳酸水平增高,乳酸对尿酸盐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肾脏尿酸排泄减少,致高尿酸血症。
- 另一方面,血尿酸水平升高可刺激肾素分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致血压升高。尿酸盐沉积于血管壁,直接损伤血管内膜而致动脉硬化,亦可使血压升高。
临床研究证实,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比高血压不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1倍。
4.氯沙坦降低尿酸的机制是什么
氯沙坦是第一个在临床应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上市后的一系列研究显示其在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减少蛋白尿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临床研究中也发现,在痛凤治疗中加用氯沙坦可使血尿酸水平进一步显著降低。
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中,氯沙坦是目前唯一证实有降低血尿酸作用的药物,且有剂量依赖性。其机制是:
- 通过抑制肾脏近曲小管中尿酸重吸收,增加尿酸排出。有丙磺舒样作用,这种再吸收作用是OH一依赖的,在近曲小管刷状缘膜上进行,并不依赖于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的结合。
- 氯沙坦可提高尿的pH值,促进尿酸排泄而不伴随对肾脏的不良影响。通过碱化尿液,增加尿酸在肾小管的分泌。
由于氯沙坦母体化合物比其他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肾小管尿酸/氨交换部位有更强的亲和力,故降低血尿酸是氯沙坦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降压药中特有的生化学表现,此种作用只与氯沙坦本身有关,而不涉及氯沙坦的代谢物。
5.厄贝沙坦无明显的降尿酸作用
厄贝沙坦是较新型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从而降低血压,但对血管紧张素Ⅱ 2型受体无抑制作用;其生物利用度为60%~80%,主要在肝脏代谢,血浆半衰期长达11—15h,口服1次/d即可维持24h血压控制,3d可达稳态。
有研究通过对氯沙坦和厄贝沙坦治疗9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期12周的临床观察,发现氯沙坦和厄贝沙坦都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两者降压效果相似,且两药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可以作为一线降压药物使用。
而在血尿酸方面,氯沙坦组治疗前后比较,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比较血尿酸下降不明显。
氯沙坦和厄贝沙坦同样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具有相似的降压作用,但只有氯沙坦能明显降低血尿酸,说明氯沙坦降低血尿酸的作用不依赖于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的结合,同样和血压的降低没有明显关联,而只是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有关。
因此,对于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氯沙坦可以起到降低血压和降低尿酸的双重作用,防止诱发痛风发作,及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是理想的首选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