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测量血压?90%的人都错了
说起测量血压,许多人都经历过。简单、无创、易懂,就像家常便饭。
测血压看似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儿,真正做到完全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不容易。90%的人都错了,甚至包括我们的一些医务人员。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血压?
通俗地讲,血压就是我们身体里的血液在流动的时候,会对相应的血管壁产生一定的侧压力。
在不同的血管里,血压分别被称为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静脉血压。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指的是动脉血压。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非同日三次测量的血压值,上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下压(舒张压)≧90mmHg。即可确诊。
我们正常成人的血压值≦120/80mmHg,就是很理想的了。但也不能低于90/60mmHg,否则就是低血压了。
测量血压前需要做好准备。我们有些患者刚刚步行到了门诊,立足未稳,就伸出手要求医生帮他测血压,医生让其坐下来休息会儿再测量,他还不理解。
测量血压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1、测量血压前30分钟内应该避免剧烈运动。
2、不要吸烟或者喝咖啡或者运动饮料、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等,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除外。
3、排空大小便,精神保持放松。至少安静坐位休息5分钟,测血压时候保持安静不说话。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1、测血压一般都是坐位测量,要注意三点一线,也就是血压计、上臂的肘窝、心脏这三点要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
2、被测量者卷起衣袖,露出手臂,肘部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屈放松。如果卷起的衣袖过紧,则尽量脱去。
3、打开血压计,垂直放稳,打开水银槽开关。除尽袖带内空气,于上臂中部缠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以能插入一指为松紧适宜。太松了血压偏高,太紧了血压会偏低。
4、触摸肘窝处肱动脉搏动,将听诊器头置于搏动明显处,用手固定,轻轻加压,旋紧气门上的螺旋帽,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切记不要把听诊器直接包裹在袖带里面,许多医务人员仍然这样干。
5、缓慢打开螺旋帽放气,速度以水银柱下降4~5mmHg/秒为宜,注意水银柱刻度和肱动脉声音的变化。听诊器出现第一声搏动音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即为上压(收缩压),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即为下压(舒张压)。
6、如果重复测量,需要先将水银柱读数回到0后再次操作。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拧紧气门上螺旋帽,解开袖带,整理后放入盒内,右侧倾斜45°后关闭汞槽开关。
家庭用的腕式、袖套式等便携式血压计使用方法和原理与上述基本雷同。如果遇到偏瘫的患者,应该在其健侧手臂测量。
医疗机构的血压计等医学仪器,各地的计量所都会每隔6个月免费上门检测服务一次,并且贴上检测标签,确保数据的准确。
血压是测量左手还是右手?
许多老百姓认为测血压也是男左女右,其实这是不对的。一般测量血压时都以高的一侧为准,而右手的血压测量结果会比左手高5~10mmHg.所以我们通常是以测量右手的血压为主。只有首次就诊者应左、右臂同时测量,并予记录。
为何右手血压高于左手?
因为测量血压时测的是肘窝处肱动脉的血压。右手肱动脉来自头臂干的分支,左手肱动脉来自左锁骨下动脉。而头臂干和左锁骨下动脉都直接来源于主动脉,头臂干是主动脉的三大分支之一,所以头臂干的压力自然比左锁骨下动脉要高,测量的右肱动脉就比左肱动脉血压要高一些了。看下图就可以清楚了解。
每个人的血压都是固定的吗?
我们人体的血压不是恒定不变的,会受到各种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
健康人的血压在每天的24小时中呈现“双峰一谷”,也就是上午8~9点、下午4~6点为高峰,凌晨2~3点为低谷。约70%的高血压患者也符合上述典型的血压波动规律。
只有了解了血压变化的规律,才可以指导我们正确用药,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在早上起床之后吃降压药,等到了上午8、9点钟,刚好药物起效了,这样可以避免血压的波动,对保护我们的心、脑肾等器官均有好处。
我国高血压流行现状
患病率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近3亿,每年新增人数500~600万。
致残率高: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800万,每年还有近200万新发脑卒中,其中75%以上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质量较差。
死亡率高:高血压病到了一定的程度会并发冠心病、中风、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死亡率逐年上升。
而相对应的是高血压有三低,那就是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导致该病近30年来都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
多长时间测量一次血压?
普通人而言,每2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最好每年测量一次。对于易患人群而言,每半年测量一次血压,并鼓励家庭自测血压。高血压患者根据需要随时测量。
哪些人群是易患高血压?
1、高血压家族史(一般指一、二级亲属);
2、血压长期处于高值,即收缩压在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85~89mmHg之间;
3、腹部肥胖者(男性≧90cm,女性≧85cm);
4、长期膳食高盐者、长期过量饮酒者;
5、年龄≧55周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公益健康科普,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阅读更多健康科普文章,请关注“超级丁医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