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夏天如何控制高血压?不同年龄要分别制定“小目标”

文 / 中国科普网
2019-07-25 01:12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它会无声无色地损害我们的动脉、心脏等重要器官。长期发展下去,还会造成心梗、中风等危及生命。据了解,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23%,也就是大概5个人中就有1人患病,而在患病人群当中,仅有14.5% 的患者是控制良好的。然而,你是否知晓——

对于原发性的高血压,通常是不谈“治愈”这个问题的,有些朋友通过加强锻炼、控制饮食、减肥减脂、保持平和心态等方式把血压控制了下来;有些朋友单靠生活干预控制不下来,就需要长期服药控制。如果能通过合理的用药,把高血压控制到合理稳定的范围内,当然也是可以的。

那么既然高血压无法治愈,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来从两个方向解读。

控制血压值要综合评估各项指标

高血压治疗的目标,降血压当然是重要的方面,但现在对于高血压的控制和治疗,已经不单单是看血压值降下来这么简单的事情了。通常对于高血压患者,还需要评估其血脂、血糖、肾功能等多个方面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控制好高血压的同时,也要控制好其他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只有做到综合性的评估,根据风险,合理地进行综合性的控制,才能真正有利于身体的整体健康,特别是心脑血管系统以及肾脏的健康。

有一种想法非常要不得,就是既然高血压无法治愈,也没什么感觉,就不用管了。正是这样的认识误区,导致了很多人因为高血压长期不控制而突发心梗、脑梗等重大疾病,甚至发生猝死等问题,高血压也逐渐被称作为“静默杀手”。

不管有没有感觉,高血压都应该控制,控制好高血压的目标,就是为了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血管健康危害。高血压虽然没感觉,但是你的血管却是长时间在高负荷下工作,长期不控制血压的结果,就是导致血管弹性的加速丧失,血管硬化的加速进展,最终因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梗、梗塞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因此,控制高血压的目标就是:控制血压平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高血压控制目标因年龄而异

很多时候,大家会把高血压的诊断值和高血压控制的目标值混为一谈,其实高血压的诊断值,不管什么年龄阶段都是140/90。两次或多次诊室测量值超出这个值,即可确诊为高血压;而高血压控制的目标值,却并非是达到140/90以下水平这么简单。

年龄阶段不同,身体情况不同,血压情况也千差万别。多数中青年人出现高血压,会存在低压偏高,而收缩压还未超标,压差低的情况,而很多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则出现单纯收缩压高,而低压正常或偏低,压差偏大的情况,对于不同的情况,高血压控制的目标值当然也有所不同。

通常对于65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首要目标是把血压控制达标,至少应该达到140/90以下的血压水平,而如果身体耐受,可以进一步把血压控制到130/80以下则更佳。研究发现,血压控制到130/80以下的水平,脑卒中的发生率更低。

而如果是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如果长期存在舒张压偏低,甚至到了60左右的情况,可以考虑以控制收缩压为准,如果身体耐受,控制到140/90以下的水平就是很好的,但如果身体不耐受,能把高压控制在150以下也是可以的。

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往往身体衰老程度比较严重,人体对于血压的调节能力和反应敏感度也有所下降,更易出现血压波动异常增多,出现夜间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的风险几率也更大,通常一般启动药物治疗的血压值都有所往上调整,在收缩压超过150甚至160的时候,再考虑服用药物降低血压也是可以的。在服药调理血压期间,控制收缩压不要过高的同时,也要注意舒张压的情况,如果为了控制好高压,而把低压降的过低,反而不利于身体各个脏器的血液灌注,会引起更大更多的健康损害风险。

正确对待夏季血压变化

在骄阳似火的夏季,许多患有高血压的朋友会“高兴”地发现,自己的血压正常了,这时不少人会自作主张,停服降压药,宣称自己的高血压被治愈了。殊不知,其实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

动脉血压主要受3种因素的影响:心输出量,即心脏每分钟排出的血液量;血容量,即身体的总血液量;血流阻力

夏季血压会下降是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气温较高,人体的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从而导致血压下降;而高温下,人体出汗较多,饮水相对减少,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导致了血压下降。因此,夏季血压看起来“正常”了。

通常我们测量血压的时间在白天,夏季天气炎热,多数人夜间睡眠质量下降,可影响交感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使夜间血压升高,导致夏季昼夜血压变化大,进而发生心肌缺血、脑卒中风险增加。

因此判断血压情况,不能仅凭白天血压结果,需做24小时血压监测等检查,了解真实血压情况,切记不能擅自停用降压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酌情减量,以免被假象误导。

中国科普网官方微信

科技部主办权威科普平台

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