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有这些情况就要命了。医生:识别血压危象,3点急救保安全

文 / 我快乐的小大夫
2019-06-20 09:27

高血压最重最急的并发症

高血压危象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占高血压的1%,也是高血压致死的主要原因,其病死率高,以往无有效药物治疗,1年病死率为70%~90%,5年病死率为99%。

什么是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是指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在某些诱因下,使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高于140mmHg或收缩压高于220mmHg,病情急剧恶化,以及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脑、肾等主要靶器官功能受损并常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高血压急症则指血压高达230/130Hg以上,但无急性靶器官损害等并发症出现。

此外若舒张压高于140Hg封锁论有无症状亦应视为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临床上常以神经系统病变、心血管病变、其他病变及高血压急症进行分类。现将各种原因导致的高血压危症的诊断要点及症状、治疗措施、注意事项以列表的方式表述。

1、神经系统病变 :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梗 死栏严重高血压病。

2、心血管病变 :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急性主动脉夹层、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伴严重高血压病。

3、其他病变 :子痫、嗜铬细胞瘤、急性肾功能衰竭伴严重高血压病。

4、高血压急症 :急进型恶性高血压、儿茶酚胺过量综合征(如撤药综合征)围手术期高血压。

高血压危象有什么表现?

1、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2、血压显著升高,高血压急症血压≥200/120mmHg,高血压次急症舒张压≥120mmHg;

3、患者可出现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烦燥不安、多汗、心悸、手足发抖、面色苍白、异常兴奋等;

4、血压急剧升高可出现剧烈头痛,早晨较重,伴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心悸、腹痛,多数患者有视力模糊,少数患者视力减退;

5、高血压脑病: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喷射性呕吐、烦燥、意识模糊,以致于出现嗜睡、

癫痫发作、昏迷、失语、暂时性偏瘫、视力障碍以及肾功能不全;

6、脑血管病:昏迷、口眼歪斜、单瘫;

7、不稳定心绞痛:胸痛、胸闷、面色苍白伴有冷汗,血压控制后,病情可迅速好转但易复发。

高血压危象有哪些诱因?

高血压危象一般发生在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也可能发生在继发性高血压的基础之上,尤其肾血管疾病、肾间质疾病和嗜铬细胞瘤。许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外伤/手术,精神和体力应激,某些药物、毒品、酒精等。

1、慢性高血压基础上血压急剧增高 .

2、多种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动脉狭窄、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 炎慢性肾盂肾炎、肾脏结缔组织病变所致高血压。

3、硬皮病和其他胶原血管疾。。

4、使用某些药物,尤其增加交感神经活性的药物,如可卡因、安非他明、五氯酚(PCP)、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SD)。

5、脊髓损伤综合征患者出现自主神经活性增强。

6、烧伤。

7、抗高血压药物的撤药反应,如中枢作用的制剂可乐定(clonidine);摄入含酪氨食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或者其他拟交感药物,同时加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

8、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子痫 和卟啉病(紫质病)。

9、内分泌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

10、头部外伤 等在上述高血压疾病基础上,急性主动脉夹层血肿。

11、神经系统病变 :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梗 死栏严重高血压病。

12、分泌肾素或者血管紧张素的肿瘤 。

13、血管炎 。

14、寒冷刺激精神创伤、外界不良刺激、情绪波动和过度疲劳等。

高血压危象怎么急救?

1、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

这时家人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家中若备有降压药,可立刻服用,还可以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

若经过上述处理,症状仍不见缓解,要及早护送病人到附近医院急诊治疗。

2、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

病人多在劳累或兴奋后出现剧烈的心前区疼痛、胸闷,可放射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重者有面色苍白、出冷汗。遇着上述情况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备有硝酸甘油一片舌下含服,或打开一支亚硝酸异戊酯吸入。

家中如备有氧气袋,可同时予以吸入氧气。如症状不见减轻应迅速通知急救中心或备车前往医院。

3、如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嘱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予以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高血压危象的预防措施 ?

1、对高血压病人应严密监测病人的血压,发现血压突然升高应及时报告医生。

2、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高血压患者出现头痛、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3、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疗效。

4、对高血压病人应加强宣教,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擅自减量或停药,若有不适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5、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

6、注意休息,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7、清淡饮食,禁高脂、高胆固醇、高盐食品,避免饮咖啡、浓茶等剌激性食物。

8、春冬季节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