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低血压比高血压风险更大!4种低血压类型及如何调理详解

文 / 李药师谈健康
2019-05-28 13:34

老年人容易出现高血压的问题,如果长期不控制,会影响心脑血管健康,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但同样的,如果老年人出现低血压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老年人血压低于90/60mmhg的水平,就属于低血压的问题了。高血压危害大,低血压的危害更大,血压达不到正常水平,身体各个脏器的血液灌注不足,容易引起心脏、肾脏、大脑等各个组织器官的健康问题,同时也会加速身体的衰老进程,因此,对于低血压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老年人低血压的类型介绍

现实生活中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就是从年轻以来,血压都处于90/60左右的水平,身体没有异常感觉,长期随访也未发现有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而引起的损伤问题,这种类型的低血压属于生理性的低血压,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也不会影响寿命。

今天我们谈的主要是引起身体不适,并对健康可能造成危害的低血压状态,对于老年人出现低血压情况,主要考虑以下几种类型:

1. 原发性(体制性)低血压,这种低血压情况实际上包含上面我们谈到的无症状,不损害健康的生理学低血压,但如果身体出现精神不振、头晕、乏力,甚至出现昏厥等症状的话,就应该引起重视了。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体质较弱、身体偏瘦的老年人身上,与个人体质、遗传因素等,有密切关系。

2. 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或坐位突然改变体位(如站立)时,血压出现明显下降,收缩压超过20mmhg,舒张压超过10mmhg的情况。65岁以上老年人,特别是80岁以上老年人,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几率较高,合并高血压的情况几率更高。这与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失调,肾功能减退,心脏顺应性变差等多个方面的原因有关,应该多加注意。体位性低血压以头晕、目眩为主要特征,有部分患者可伴随跌倒等问题,还有部分患者为“无症状”状态,但无症状患者,其发生心梗、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几率更高。

3. 餐后低血压,是指进餐后2小时内,血压出现明显下降的一种低血压问题。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较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更高。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收缩压可下降20~40mmhg,有的甚至高达90mmhg,多数可发生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内,时间可持续半小时至2小时,头晕、视物模糊、乏力、嗜睡、晕厥、跌倒等问题都有可能发生。餐后低血压与老年人血压调节能力变弱,神经调节功能反应变慢等也有密切的关系。

4. 继发性的低血压,是指某些疾病或药物影响引起的低血压问题,如风湿性心脏病、降压药的不合理应用,某些抗抑郁药物影响,血液透析病人,慢性营养不良等都有可能引起继发性低血压的问题。

老年人低血压的饮食调理和生活调理

对于老年人低血压的问题,单谈饮食调理,往往还不够,针对不同类型的低血压情况,饮食调理的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因此,在这里我们谈老年人低血压吃什么的同时,也会给大家介绍低血压其他生活调理方面的一些建议。

对于生理性的老年人低血压问题,特别是体质弱,偏瘦的体质性低血压问题的朋友,饮食上应该多注意营养方面的补充,荤素搭配,合理膳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鱼虾、牛奶、瘦肉、蛋类、动物肝、新鲜蔬果、豆类、坚果等都是很好的食材,可以均衡搭配摄入,保持身体营养摄入的均衡,补充充足的营养,可以减少体质性低血压朋友出现不适症状的几率,对于血压的调节也有一定的益处,除了上述食材以外,针对不同的体质,也可以在饮食中搭配一些中药材来调理身体,山药、黄芪、黄精、党参、甘草、大枣、肉桂等,都是常用的补养身体的中药材,根据个人体质,可以适当选择制作药膳食用。

对于有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的老年人,饮食上应该根据病情来调节,如果本身没有高血压问题,但出现了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问题的情况,饮食可以注意多补充营养,提升身体的气血水平,上述的饮食建议也可以参考;但对于已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问题的朋友,则更应该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了,饮食上少食多餐,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同时,尽量避免饮食过饱,改变体位时注意不要太急太猛,注意缓慢行动,另外根据身体情况,进行适度的体育运动,也有助于改善低血压的相关情况。

对于继发性低血压患者的情况,就更要根据疾病情况进行生活调理了,如果是慢性营养不良造成的低血压,如果还存在血红蛋白偏低,伴有贫血的情况,可以考虑多吃富含铁、维生素C以及B族维生素的饮食,多数的水果蔬菜都富含维生素,而瘦肉,动物肝、蛋黄等中富含铁元素,多吃这类食材,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低血压问题。而对于服药导致的低血压问题,降压药应该咨询医生调整方案,其他影响血压的药物应该寻求替代药物或替代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