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压和舒张压哪个更重要?有何依据?
一、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发生机制:
心脏持续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压向前流动,血液在血管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称为血压。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高,称为收缩压。 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低,称为舒张压 。
二、收缩压和舒张压,孰轻孰重?
血压升高最大的危害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的发生风险增加。在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方面:
①在年轻人群中,舒张压升高的幅度大,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高于收缩压;
②在50岁以上人群,收缩压的预测价值开始超越舒张压;
③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加,收缩压进一步升高,而舒张压则呈下降趋势。所以有一种类型的高血压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多发生在老年人。此时,收缩压升高的幅度大,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高于舒张压;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在任一时期,哪个值比正常值高得多,作用就越大,就越重要。
三、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的数值:
理想血压:收缩压 <120mmHg,和舒张压 <80mmHg。
正常血压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多见于老年人。
由于高血压多为慢性靶器官损伤,而这个损害肯定也多表现在老年人身上,所以很多人错误认为收缩压比舒张压重要。而事实上,大家也知道高血压基本上无法根治,对于高血压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预防大于疗效,年轻我们不注重高血压预防,放任舒张压增高,这种沉默的杀手同样会不断吞噬我们的寿命。
所以,不管是舒张压还是收缩压异常,都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双压”管理!
那么降压药那么多,如何进行“双压”管理呢?
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等五大类药为一线降压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普利”为代表,如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沙坦”类,代表药缬沙坦、坎地沙坦、氯沙坦等。
利尿剂分4类,噻嗪类:代表药氢氯噻嗪; 袢利尿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 醛固酮拮抗剂:也称保钾利尿剂,代表药螺内酯; 渗透利尿剂:甘露醇。
钙离子拮抗剂(CCB),以“地平”类为代表,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
β受体阻滞剂,以“洛尔”为代表,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
一、对于年青人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多为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于兴奋比如长期压力过大、肥胖等引起的。这时候我们可以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于需要联用使用另一种降压药的,可选用利尿剂或钙离子拮抗剂。
二、对于老年人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为动脉血管硬化引起的,建议选用CCB、利尿剂、ACEI和A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