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该注意的8种误区你了解吗?护理点滴来告诉你

文 / 护理点滴
2019-03-25 23:11

高血压患者在防治中常见的误区:

1. 将血压降到130/85mmHg, 肯定是太低了: 根据我国2004年高血压治疗指南,18岁以上理想血压是收缩压小于120 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所以130/80mmHg并不是太低。

2. 我没有感觉到身体不适,所以血压肯定不高,不用服药: 这种说法是十分危险的。因为高血压患者通常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或鼻出血等症状,然而很多病人即使患高血压多年,甚至血压很高,仍然不会感到不适。所以“沉默杀手”,是对高血压患者有更大的危害性,大多数的高血压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测量血压才发现的。

高血压患者该注意的8种误区你了解吗?护理点滴来告诉你

3. 血压在中午肯定最高: 一天内血压的波动是,上午6~8时最高,之后会逐渐下降,夜间睡眠中会降到最低,而不是中午最高。睡醒时血压可上升40mmHg左右,是心血管意外的好发时间,所以一般建议已有明显心血管病者清晨不宜运动。另外,血压也存在季节性波动,冬天往往比夏天高。

4.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人体对此有一定调节能力,若降压过急,超出调节范围,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能保证,反而会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

5. 不根据具体的情况,一味地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 老年人(指60岁以上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主要指心、脑、肾),稍偏高一点的血压, 有利于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自身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反而得不偿失。血压究竟降至多少为宜,应因人而宜,不可一律追求正常血压值。

高血压患者该注意的8种误区你了解吗?护理点滴来告诉你

6. 打坐、降压表、降压帽、鞋垫和其他保健品可以代替药物治疗高血压:千万不要被某些鼓吹能根除高血压的伪科学所蒙蔽,不遵医嘱而采用一些伪科学的治疗方法,从而导致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7. 血压高的时候吃药,降下来就可以停用了:除了少数早期轻型高血压外,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或终身服药,血压正常后,仍应坚持服药,这时不会使血压降得更低,而是保持血压处于较低水平,不出现血压波动。

8. 睡前服用降压药效果最好:有些高血压病人喜欢睡前服用降压药,认为这样治疗效果会好些,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人在睡眠后,全身神经、肌肉、血管和心脏都处于放松状态,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如果睡前服药,2小时后正是药物的高效期,这样就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脑血管,引发缺血性脑卒中。

高血压患者该注意的8种误区你了解吗?护理点滴来告诉你

以上是护理点滴的一些观点,希望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若有不足之处请给予纠正和补充,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