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吃降压药时,要注意这5件事,不然药就白吃了

文 / 药剂师华子
2018-10-05 00:16

今天值班,一个高血压患者向华子抱怨。他说他患高血压一年多了,一直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吃药,但血压却一直控制不好。华子看着他的身材问:“体重多少啊?”“230斤。”“平时吸烟喝酒吗?”“每天半包烟,平时出去应酬也会喝一点酒。”“平时脾气怎么样啊?”“孩子不听话,总惹我生气!”“平时自己测血压吗?”“偶尔在楼下药店测一次。”通过这些问答,华子告诉他,他的降压药都白吃了!

一、降压需要自我健康管理

华子告诉他,高血压实质上是一种生活病,血压升高其实是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的自我健康管理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降压治疗的效果。不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仅依靠药物,很难实现降压目标。

二、降压需要做好的5件事

1、减轻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减轻体重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要把体重BMI值(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的平方)降到24以下,年纪较大患者可以降至27以下。减轻体重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会对心室肥厚,血脂、血糖代谢都有益处。

2、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最好在每天的固定时间,选择左右手血压较高的一侧进行测量。最好每天记录数值,以便到医院复诊时让医生作为调整降压药物的参考。

3、饮食调节:高盐和高糖饮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所以平时饮食上要注意少盐(每天不超过6克盐),低糖(少吃精加工的米、面食品),低脂饮食(每天食用油脂应少于25克),多吃含钾食物(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4、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保证睡眠,坚持运动。烟碱和酒精都可以直接升高血压,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即使少量喝酒对身体也没有好处。缺乏睡眠会引起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紊乱,升高血压。

5、避免情绪波动:很多人的高血压是情绪紧张所致。情绪紧张,压力过大可以激活体内神经调节系统,从而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加大心脏射血阻力,引起血压增高。所以平时要注意自我调节情绪,避免暴怒,有助于降低血压。

三、定期复查及药物调整

降压治疗需要长期坚持生活干预和药物治疗,并且根据血压情况及时到医院复查和进行药物调整。在血压控制较稳定的情况下,每年一次复查就可以。血压控制不好者,要及时找医生进行药物调整。通常降压药要经过4周的时间才能达到最佳降压效果,所以初患高血压的患者不要过于心急。血压调整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不要擅自更改降压药的品种和剂量,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