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心肺耐力、运动和血压
心肺耐力、运动和血压
来自大型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都支持这一观点: 体力活动、心肺耐力与心血管死亡风险、总死亡风险之间有非常强的逆向且独立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独立于年龄、种族、性别、心血管疾病。在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人群中,心肺耐力表现出预防、预后和治疗的特性。因此,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如增加体力活动),被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8次报告(JNC8)和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指南推荐作为初步的疗法,用来预防、治疗和控制高血压。本研究综述将阐述运动和心肺耐力对血压的预防、预后和治疗方面的证据。
心肺耐力对血压预防方面
通常,血压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当血压水平超过115/75 mmHg时,会伴随心血管风险事件的增加。证据表明,这种血压增加先于动脉硬化的发生,是一个重要且独立的高血压促进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讲,与年龄相关的动脉硬化和血压增加,是不可避免的(生物衰老)。但是,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发现血压显著增加,且相当一部分是病态的,因为这种血压增加更可能是高脂高盐和缺乏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衰老的结果。
高血压前期的定义是:收缩压120~139mmHg或/和舒张压80~89mmHg,通常是高血压的前兆。之前的研究表明,心肺耐力可能会延缓从高血压前期向高血压的进展速度。研究者对2303名中年男性退伍军人进行了调查,受试者都是高血压前期并进行了9.2年随访,发现心肺耐力与进展为高血压的发生率呈负相关。
总的来讲,目前的这些研究都支持这一观点:年龄相关的动脉硬化和高血压事件并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以提高心肺耐力为目的增加体力活动或者体力活动活跃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弱甚至逆转这个过程。
运动中血压的预后方面
在急性运动期间,血压会发生生理性的升高。但是,有些人,收缩压上升幅度与运动负荷不成比例。这种不成比例的血压升高与终末器官损害有不利的相关。在一项790名中年高血压前期的研究中发现,当运动负荷在5METs时运动中收缩压是左心室肥厚(LVH)最强的预测因子。收缩压≥150mm Hg是LVH的阈值。收缩压≥150mm Hg的人与<150 mm Hg的人相比,心脏壁显著增厚,左心室质量指数显著增高,且运动能力较低。此外,收缩压≥150mm Hg的人,收缩压每升高10mmHg,其LVH风险增加4倍。这2组(收缩压≥150mm Hg和<150 mm Hg)之间安静血压相似。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运动中的血压反应可以用来识别LVH风险人群。
运动中血压可能是目前或未来LVH和高血压的标志。以提高心肺耐力为目的的运动计划可以减缓动脉硬化、血压和LVH的进展。
心肺耐力在治疗方面
Meta分析和综述都普遍认为有组织的有氧运动或增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能够使1级高血压人群的收缩压降低4~10mmHg,舒张压降低3~8mmHg。但关于运动对2级高血压和顽固性高血压的影响还知之甚少。我们的研究观察到2级高血压且LVH的中年退伍军人在16周的中等强度有氧训练之后,血压和LVH显著降低。
高血压、高血压前期的运动能力和死亡风险
运动能力与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患者的死亡风险之间呈逆向、独立的相关性。在一项4631人(这些人是有多种心血管风险因素的高血压退伍军人)的队列研究中,发现运动能力每增加1METs,死亡风险降低13%。与心肺耐力最低(<5METs)的人相比,运动能力在5.1~7.0 METs的人,死亡风险降低了34%;运动能力>10METs的人,总死亡风险降低70%。
此外,研究还评估了运动能力、体重指数和死亡风险之间的交互作用,发现在每一体重指数等级中,随着运动能力的增加,死亡率逐渐下降。为了探讨心肺耐力——肥胖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我们比较了正常体重——低心肺耐力和超重/肥胖——高心肺耐力的人。我们发现超重——中等心肺耐力和超重——高心肺耐力的死亡风险分别降低47%和60%。同样,肥胖——中等心肺耐力和肥胖——高心肺耐力的死亡风险降低了55%和78%。这些发现表明超重/肥胖且心肺耐力高的人比正常体重且心肺耐力低的人更好。
总之,较强证据都支持规律的运动或逐渐增加提高心肺耐力的体力活动能减弱随年龄而增加的血压并预防高血压。高血压群体中,习惯性的体力活动能降低血压和死亡风险,且独立于其他风险因素。最后,一些证据表明增加心肺耐力能降低24小时血压和运动中的血压反应,从而降低LVH的风险。心肺耐力增加和血压、死亡风险降低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但因果机制尚不清楚。
参考文献:
Kokkinos P.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exercise, and blood pressure[J].Hypertension (Dallas, Tex : 1979).2014,64(6):1160-4.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原文来自Hypertension ,编者对文中相关结论以及观点持中立态度,不对中文内容进行加工。版权属于原作者。转发请注明编译转自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处方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