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之一:要不要做体检?

文 / 大医小护
2018-09-01 15:03

前段时间,朋友圈里一篇《**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挣一次钱了!》的文章被热转。文章中,一位自称是某体检机构前员工的人员爆料,该体检机构漏检癌症晚期并已经全身扩散的患者,为其出具身体正常的体检报告,并质疑该体检机构肆无忌惮地大量起用无相关资质的冒牌医生,导致体检报告无法正确反映客户的身体状况。文章下面有许多读者留言,“中国民营医院已经失去了被信任的基础,还是去公立医院检查吧!”、“到底还要不要做体检?”……不由想起几年前朋友李先生的遭遇。李先生出差时使用了宾馆提供的毛巾,几天后身体隐私部位长出红色皮疹,还伴有小水疱和瘙痒。李先生前往一家“男子医院”就诊,被告知患了性病,花掉1000多元检查费和药费。换了一家医院复诊后,医生诊断为湿疹,没必要做全套性病检查,开了十几块钱的药回去涂擦就把问题解决了。

2009年,卫生部曾颁发《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开展健康体检业务的医疗机构“至少具有2名具有内科或外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每个临床检查科室至少具有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具有10名注册护士。”然而由于医疗卫生人才的匮乏,一些专业科室尤其缺乏符合资质的医生。许多体检机构达不到这个标准,卫生监督机构由于精力有限,监管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于是借证行医等现象屡有发生。个别民营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盈利,求得扩张和发展,不排除发生这种虚假诊断的事情。圈子里有些医生退休后到民营体检机构坐诊,去了几个月后就不干了,问其原因,回答“不想昧着良心挣钱”。

当然,对于体检本身,我们不能因个别体检机构、个别人的经历、个别事件的发生而因噎废食。但选择什么样的体检机构,做什么样的检查,却真的是一个学问。

我们需要体检吗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饮食的流行,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轻。很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或者一些恶性肿瘤,在疾病早期并没有症状表现出来,因此不注意体检的人往往已经患病却不知情,直到“炸弹”爆炸,引发严重后果。从健康到亚健康到早期病变、最后发展到疾病晚期,这是可能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期间的变化不会被我们所轻易察觉,而等到有所察觉时,却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所以,仅凭自我感觉来判断自己身体是否健康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依靠科学的检查方法来个身体做定期的“健康考核”,让医生和专业仪器帮我们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

如何选择体检机构

目前市面上可以选择的体检机构有:大医院的体检中心、专门的体检机构,还有各种团购网站上提供的折扣体检。不少朋友会觉得眼花缭乱,该如何选择体检机构呢?其实,并不一定大医院的体检中心就好,折扣多的体检机构就不可信。为健康买单,要多关注体检机构的资质、设备、医师水平、口碑相传、网上评论等等,价格上也要“货比三家”。选择体检机构重点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第一,体检机构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比如说,体检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有序,体检前提供体检项目的选择建议,告知体检注意事项,体检全程有专人引导解释,体检后有长期的保健指导和健康干预,并且主动提醒下次体检时间等等。

第二点,医生的专业能力与责任心。仪器设备检查结果的解读主要依靠医生的专业能力,而一些细微征兆的发现更需要依靠医生的技术经验和工作责任心。如果体检医生态度认真仔细,有耐心,体检时能对提出的问题认真清晰解答,体检后也能够及时准确地告知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专业性的建议,那这种体检机构就是值得选择的。

四类人群尤其应该重视体检

第一类——精神压力大的人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中年人是职场的主力。张爱玲在《半生缘》里有句经典语录:“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所以精神压力比较大的职场人,特别要关注自己的健康,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对社会负责。

第二类人——已经患有慢性病的人

如果已有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异常,或者患有肝病、胃病、心脏病等,无论任何年龄阶段,都要格外重视体检。由于慢性病会持续影响到多个身体器官,所以体检时不能只关注某个指标,要重视身体各系统的变化。

第三类人——某种疾病有家族史的人

很多疾病都有家族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和某些恶性肿瘤。所以如果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这些疾病,那就要特别重视体检了。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监控相关指标,及时发现疾病的苗头。

第四类人——工作环境恶劣的人

恶劣环境下工作的人,特别要重视职业病的发病,比如矿工要注意矽肺病的检查,化工厂工人要注意急慢性中毒,肺、肝、肾等脏器、血液系统及某些肿瘤的检查等。

★友情提醒:青壮年要特别重视体检。青壮年人群是最容易忽视自身健康的人群。以往人们印象中的“老人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甚至恶性肿瘤等,如今早早地发生在青壮年身上,心肌梗死、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许多人在30~45岁时首次发现“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所以,青壮年要特别重视体检,尽早发现疾病的异常征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定期体检到底怎么定期

如何才能早发现疾病呢?疾病是在不断发生发展的,所以一次体检没有异常,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定期体检,以便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苗头。那定期体检,到底是多长时间检查一次呢?回答是,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常规体检的频率与年龄相关,30岁以下,建议2年1次;30~50岁,建议1年1次;50岁以上,建议半年1次。常规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心电图、腹部B超、血尿便三大常规、血液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肿瘤标志物等。以下是各年龄阶段一些检查项目频次的大致参考图。

但如果已经患有肿瘤、某些慢性疾病或是某些指标已经出现异常者,应该缩短体检间隔时间,或者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体检时间。

作者:上海市黄浦区体检站

施佳华 副研究员

小胖墩小心脂肪肝

高考日,他为何不能报考医学专业?

滴血认亲靠谱吗?

医生,我到底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啊?

ALT急剧增高拉响甲型肝炎警报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